01版:要闻总第1267期 >2025-09-18编印

《档案为凭》出版 还原抗战史实
京津冀三地档案馆推出重磅史料
刊发日期:2025-09-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昨天下午,《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书发布会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礼堂举行,此次发布会齐聚京津冀三地档案工作者、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共同见证这部以档案为基石、还原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的重要著作正式亮相。

《档案为凭》是国家档案局2025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被列入《京津冀档案部门2024-2025年协同合作事项备忘录》,同时也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文化内涵挖掘组2025年度折子工程项目。该书由北京市档案馆倡议,联合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共同编著,汇聚三地档案工作者的心血,精心编写80个反映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全方位展现了京津冀地区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档案为凭》一书以档案为依据,采用统一的史话体格式,每篇故事都配有精选的档案图片,图文并茂。全书按照主题分为“蚕食鲸吞 不屈抗争”“敌后战场 中流砥柱”“地下斗争 同仇敌忾”“抗战英雄 民族脊梁”“罪恶深重 天理昭彰”五个部分,全面呈现了京津冀地区在抗战中的苦难与抗争、牺牲与贡献。

北京市档案馆宋鑫娜分享了《一张报纸的故事》《智勇双全的敌后武工队》等四个故事的创作思路与档案发现过程,“在撰写过程中,以档案为基础深入挖掘每一份档案背后的历史细节,通过具体案例,如1942年12月10日出版的《晋察冀日报》《九分区武工队如何开辟地区》油印小册子等珍贵档案,还原了抗战时期华北地区的舆论斗争、武装抵抗等历史场景,让在场嘉宾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宋鑫娜说。

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海燕作为编著方代表介绍,本书是京津冀三地档案馆携手合作的结晶,三地档案馆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深入挖掘馆藏抗战档案史料,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查阅海量资料,反复核实史实,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反映抗战历史的细节。可以说,这本凝聚着集体智慧与心血的书籍,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贡献了档案力量,也是京津冀三地档案工作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