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池阳)昨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主办,区委宣传部、区国资委承办的“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通州区国资系统专场报告会在副中心举办,5名宣讲员从不同角度宣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市级示范团于8月19日启动全市巡讲活动,共15名宣讲员分为3个分团,其中包括首都高校青年教师、各区委党校青年教学骨干和市社科院青年科研人员,在一周内深入16区和经开区基层单位开展集中宣讲。
在来到副中心的第二分团5名宣讲员中,有以亮马河畔城市蝶变为切口讲解城市发展历程的朝阳区委党校综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黄玥;有通过科技与文化如何双向赋能,讲解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独特魅力的怀柔区委党校培训四科副科长魏小芳;有从高校调整本科专业讲解教育与时俱进转变的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温泉;有探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从“银发浪潮”成为“金色朝阳”的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宏伟。
其中,通州区委党校青年教师刘伟作为宣讲员,以《党建引领“环球最近民宿村”特色振兴路》,用唐大庄村成为民宿村的过程,讲述了副中心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智慧。“我的宣讲内容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副中心的生动实践,通过唐大庄村的典型案例,展示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刘伟说,希望宣讲能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成果的“蝶变”,激励大家更加奋发地建设这座千年之城。
“听了今天的宣讲我深受鼓舞,一个个报告以生动案例让我对城市建设有了更深认识。作为党员,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副中心发展的决心,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区国资系统员工代表张翱说。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级示范团的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生动鲜活的首都发展案例,进一步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副中心的传播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