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28期 >2025-07-25编印

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今日北京艺术中心首秀
炎炎夏日邂逅梦幻“冰上芭蕾”
刊发日期:2025-07-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关一文

芭蕾的足尖艺术被冰雪凝成水晶,欧式的古典IP被精灵鲜活演绎。暑期烈日当头,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内却格外清凉。今晚,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将登台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在“冰上舞台”演绎经典芭蕾作品《天鹅湖》。7月25日至27日,该团将带来《天鹅湖》《睡美人》共五场演出,为观众奉上童话与竞技交织的梦幻华尔兹。昨天,记者走进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天鹅湖》的彩排现场,提前探访这场特别艺术的台前幕后。

创新艺术融合花样滑冰与古典芭蕾

跳跃、横跨、旋转、托举……当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交响乐启奏,舞蹈演员们通过冰刀与冰面的碰撞,完成古典芭蕾中的舞蹈语汇。这40余位冰上艺术家可谓藏龙卧虎,其中有不少是体育健将、全俄罗斯和国际花样滑冰比赛的大奖获得者。他们用冰刀书写新鲜的舞蹈语言,在有限的舞台上,完成超越90分钟的长表演。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创建于1967年,是世界冰上芭蕾舞剧团中的佼佼者,该团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在冰上演绎古典芭蕾舞剧的演出团体。它的创建者康斯坦丁·伯亚尔斯基(1915-1974),是饮誉全球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即基洛夫剧院)芭蕾舞团的主要演员和编导。从第一次公演《水晶宫》的三十年来,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已演出5000余场,足迹遍及前苏联各大城市,波兰、芬兰、瑞典、比利时、希腊、英国、美国、韩国等国,1995-1996年还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进行巡回演出达半年之久。

冰上芭蕾艺术融合了花样滑冰技巧和古典芭蕾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以冰面为舞台,用刀刃替代舞鞋,在高速滑行中展现腾空、旋转与极致柔美。这项艺术挑战人体的极限平衡,将冰上运动的竞技性与舞蹈的叙事性合二为一。“用刀尖代替足尖,难度比普通芭蕾舞大,且冰面舞台面积有限,需要专业演员在有限的场地反复练习才能完成。”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副团长费德洛娃·叶卡捷琳娜介绍,此次表演的演员多为花样滑冰演员出身,由于冰场面积小限制了速度,演员们难以完成过于复杂的花滑动作,传统芭蕾的一些舞蹈动作也不会完全呈现,但会有跳跃、旋转等,且动感很强。

17吨清水浇灌-12℃“冰上舞台”

不同于传统芭蕾,这次《天鹅湖》由花样滑冰演员在一天之内“种”出的钻石级冰面上演绎完成。记者在后台看到,在歌剧院原本的舞台中间凸出一方洁白晶莹的冰面舞台,身着冰刀的演员起舞划过时溅起细碎的冰晶。

“这方冰面舞台长13米、宽12米,厚度约10厘米,用17吨清水浇筑而成,达到国际专业标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项目经理李政伟介绍,“冰上舞台比普通舞台小,因面积过大会延长冰的冻结时间,这个大小较为合适。”为了维护冰面的平整和温度,舞台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作业。“由于场地小、不便携带修冰车,我们采用铁铲刮除冰刀痕迹后浇水修平,每晚还要浇水十多遍分层加厚冰层,需等冰彻底冻结后再使用。”李政伟介绍,这方冰上舞台以木板搭建框架,内部铺设管道,管道中流动着冰点较低的乙二醇,24小时保持-12℃左右,且晚上有人值班看护机器。为了保证演出顺利,还延长了中场休息时间到20分钟,用于维护冰面以保证下半场状态。

“在炎热天气里体验冰上运动的新奇感,还能给观众席带来清凉。”首次登台北京艺术中心,费德洛娃表达了对演出设施的称赞。她透露,目前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已经演绎了包括《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等在内的五部芭蕾经典,未来,舞团还计划出演《堂吉诃德》,也期待有机会能够与中国观众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