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23期 >2025-07-18编印

七旬夫妇心血桃园丰产 第一书记帮扶团发出呼吁
漷县两万斤蟠桃眼瞅着要烂在树上
刊发日期:2025-07-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黄油蟠桃品质上佳,欢迎选购。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柴福娟)“您尝尝,这彩虹蟠桃带点芒果香,九分甜一分酸,刚拿到无公害报告呢!”昨天,通州漷县镇小香仪村瑞霖桃园里,70岁的金德才摘下一颗黄油蟠桃递过来,果皮黄中带红,果肉饱满多汁,可老人的笑容里藏着难掩的焦虑——近两万斤已成熟的果子,若在十多天内卖不出去,就会重蹈去年烂在地里的覆辙。

这片26亩的桃园,是金德才和老伴儿五年的心血。2020年,老两口从山东农科院引进最新品种的黄油蟠桃(又称彩虹蟠桃)和秋桐桃,盼着靠双手养老。去年首批果子丰收,却因不懂销路、没有冷库,十多天里仅靠赶集、亲友帮忙卖掉一小部分,两万多斤饱满的桃子最终烂在枝头,金德才心疼得直掉泪,“那都是我们一勺肥一勺水喂大的啊!”

今年的丰收更让人既喜且忧,近两万斤黄油蟠桃已进入最佳采摘期,后续还有秋桐桃接力,总产量将达四、五万斤。7月14日,无公害检测报告新鲜出炉,证实这些果子无农药残留、品质上佳,可销路依旧是老两口迈不过的坎。“我们年纪大了,去新发地租摊位本钱不够,赶集一天最多卖几百斤,这四万斤真不知道该咋办。”金德才的老伴儿抹了把汗,桃树下的温度计显示已近30℃,高温正加速果子成熟。

老两口的困境,牵动了漷县镇各方的心。小香仪村第一书记刘麒第一时间走进桃园,用镜头记录下老两口劳作的身影和挂满枝头的果实,通过“第一书记帮扶团”发出助农呼吁:“七旬老人守着无公害桃园不容易,这些桃子甜得纯粹,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村党支部书记尹垒带着村干部们忙着收拾园区:“先把路整平、杂草除净,让来采摘的市民舒心。明年咱再建休闲座椅,把这里打造成能歇脚的采摘园。”漷县镇政府也将桃园纳入“漷县菜园”品牌推广计划,协调资源打通销售渠道——北京市内可快递,5斤装一箱55元,两箱以上每箱50元;通州范围内20箱起送,每箱45元;现场采摘10元一斤,整箱购买同样45元,金女士的电话18610027549成了“助农热线”。

“这些桃子直径足有10公分,咬一口全是汁水,老人孩子都爱吃。”刘麒拿着检测报告说,“现在就盼着更多市民能来采摘,或者通过快递订购,别让老两口的汗水白流。”

此刻的瑞霖桃园,每颗桃子都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光泽。对于金德才老两口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关键的十几天;对于伸出援手的市民来说,一口清甜或许就能圆两位老人的丰收梦。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帮衬这份来自通州田间的甘甜,别让好桃烂在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