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佳航)7月2日至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本次大会汇聚行业精英,聚焦网络视听艺术创作与产业发展,通过开展六大主题研讨、全产业链资源对接平台搭建、“创作者之夜”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为网络视听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样本、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势能。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围绕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及产业发展各方面,策划了1场开幕式暨高峰研讨、6大主题研讨、创作者之夜及多项网络视听艺术系列活动,着力打造视听艺术价值引领平台、产业融合生态聚合平台、视听技术赋能创作平台,力求推动网络视听文艺提质升级、提振全行业发展信心、培育扶持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发掘鼓励优秀网络文艺人才。
在大会开幕式暨高峰研讨会上,主管部门代表、行业协会、业界专家、头部网络视听平台负责人及一线创作者将汇聚一堂,围绕网络视听艺术核心主题,紧扣培育新质生产力、传播力、竞争力的重要导向,共话网络视听艺术的新发展与新可能。
开幕式暨高峰研讨之后,6场主题研讨将陆续登场,聚焦网络视听艺术发展的前沿热门议题,分别以“网络综艺创作主题研讨”“网络剧创作主题研讨”“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艺术大会专场活动”“北京网络视听资源推介与对接活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为主线,邀请重量级嘉宾开展深入的观点交流与思想碰撞。
本届大会也紧扣当下微短剧火热发展的市场趋势,探索微短剧的价值创造力与行业想象力。“‘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艺术大会专场活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两场活动,将实现“赛事对接+专家智囊”的双重驱动,既“把脉”微短剧的发展进路,为其精品化发展精准“开方”,更以打通全产业链的有力举措,进一步推动微短剧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强劲引擎。
依托北京市网络视听产业的丰厚土壤,通州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支持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发展,今年1月出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吸引了43家视听企业在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区集聚落地。2024年广播电视电影及录音制作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43.8%,全市增速排名第一,彰显出了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在“北京网络视听资源推介与对接活动”中,通州区也将与西城区、朝阳区、怀柔区、昌平区一同现场推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政策。会上还将举办城市副中心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区首批办公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和城市副中心网络视听产学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宋庄、怀柔影视区等五家头部园区代表也将开展圆桌对话,并依托于实际发展经验,持续推动北京建设“活力广电”产业新高地。
在头部资源的加持之外,网络视听艺术创作人才的培育与成长也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会将邀请多位重磅嘉宾和行业领军人才,为年轻创作者提供发展助力。“创作者之夜”则将打造沉浸式对话空间,其中的“开放麦”环节将邀请8位从业者讲述“我的行业故事”,用源自一线实践的从业经历砥砺文艺初心、激发创作热情。
此外,大会也将邀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作为支持单位,通过共同举办网络影视人才对话交流活动,为有志于从事网络视听文艺的青年人才搭建绝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