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在绿色发展浪潮奔涌的当下,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率先搭建北京市首个“数字化”虚拟电厂管理系统。此创新为每年约60万吨生活源废弃物无害化焚烧提供科技支撑,开启北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融合新篇章。
据了解,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是由通州区城市管理委与北京绿色动力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主要承担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活源废弃物的无害化焚烧处置工作。该发电厂搭建的北京市首个“数字化”虚拟电厂管理系统,是北京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首次尝试将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有机结合,系统采用大数据模型分析、AI人工智能训练、多变量数据预测模型等“数字化”技术,以随机森林法、决策树法等模型分析法,实现设施运行最佳工况的模型测算、垃圾焚烧与烟气指标的超前控制、环保耗材最经济投用、异常问题数字分析诊断等功能,为设施的运行管理决策提供数字化分析模型与科学指导,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节省时间及物资等成本投入,实现节能降本、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和安全环保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