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因为一大批画家“落户”,通州区宋庄镇被称作“画家村”。如今,作为城市副中心艺术创意小镇,曾经的“画家村”变身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家群落,聚集了7000多位艺术家,其中不乏“老外村民”。他们为何不远万里来到宋庄从事艺术创作?记者专程前往采访——
人物1
一出门就能碰到想画的题材
姓名:伊瑞
年龄:57岁
国籍:捷克
艺术领域:水墨画
落户时间:2013年
在宋庄小堡艺术区,灰白色外观的中捷当代美术馆既是伊瑞的工作室,也是他在北京的家。这位定居宋庄的老外擅长水墨画,每天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创作、策展、旅游、徒步、交各国朋友、喝中国茶、吃中国菜、读中国诗……
29年前来中国学习绘画
走进伊瑞的工作室,中西文化的碰撞让人看着新奇——靠窗摆着一套做工精巧的捷克立体主义沙发,旁边是一盆盆兰花;酒桌上除了洋酒,还有几瓶中国白酒;墙上挂着的都是中国水墨画……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家里的书房,看到了一本齐白石画册……”谈及与中国的缘分,伊瑞娓娓道来。在布拉格上美术中学时,他结识了捷克汉学家卡拉尔,开始接触《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卡拉尔先生说,想要画好中国画,必须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对我影响很大。”伊瑞说。
1995年,怀着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浓厚兴趣,伊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成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留学生。在央美,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两人一起搞艺术、品茶、旅游……其乐融融。
骑自行车在宋庄找灵感
2013年,在捷克大使馆和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中捷当代美术馆落成了。这座建筑北侧是展厅区域,南侧是艺术家工作室,伊瑞夫妇是美术馆的主理人。
“工作室在宋庄揭牌那天,我就决定再也不搬家了!”伊瑞说,2006年,他就在通州杨庄的一座老厂房里开了工作室。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工作室又辗转至黑桥艺术区、国贸CBD等多个地方。
国贸的那个工作室位于一栋高档写字楼里,面积500平方米,交通特别方便,窗外非常繁华。然而,伊瑞的创作却遇到了瓶颈。他给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自己留着大胡子,手上、身上沾着很多墨汁,与一群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每天同坐一部电梯,面面相觑,非常尴尬。
当伊瑞把工作室搬到宋庄,创作思路豁然开朗。相比繁华的国贸,位于东六环外、潮白河边的宋庄自然环境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好多艺术家聚在一起,交流起来特别方便。“我对描写大都市的郊区很有兴趣。在宋庄,我一出门就能碰到自己想画的题材。”伊瑞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宋庄各处寻找灵感,道路、田野、工地,甚至街边小店的麻辣烫、电线杆上的喜鹊,都被他画进了水墨画中。
用画笔记录大运河变迁
提到通州,大运河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伊瑞来到通州这么多年,自然也创作了不少与运河有关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12月的一个深夜。
那天晚上,伊瑞在运河边找了块平地,铺上毛毡,再把一张2.25米宽、3米长的宣纸覆在上面。调好墨汁,用毛笔依次画下运河、燃灯塔、北关闸、岸边树木以及远处建筑工地上的一个个塔吊,整个创作过程持续两个多小时。完成之后,他惊讶地发现,因为天气寒冷,被墨汁打湿的宣纸竟然和毛毡冻在了一起。“我找了一辆平板车,把这张大画运回工作室。第二天解冻后,直接带着它参加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伊瑞说。
安家宋庄后,伊瑞画运河的机会更多了,运河游船、大运河森林公园、五河交汇处全都画过。“通州的历史很悠久,比如燃灯塔,始建于北周……”他脱口而出王维珍描写通州的诗句,“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北京的秋天很美,过一阵,伊瑞准备再到运河畔,创作一幅燃灯塔主题的水墨画。
人物2
宋庄的热情包容让人感到温暖
姓名:汉森
年龄:45岁
国籍:瑞典
艺术领域:雕塑、绘画
安家时间:2009年
宋庄镇大兴庄81号院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一间库房。从本月起,81号院就成了汉森的工作室。这位来自北欧的大高个儿,行走在村子里,是那么与众不同。可是,抛开雕塑家的身份,喜欢聊天、赶集、逛菜市场、做饭、遛弯的他,却又和村里的百姓没什么不同。
500多人帮着找工作室
汉森的艺术品曾在欧洲、美洲、亚洲多地展出,并被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意大利米兰以及中国北京、香港等地的多个艺术馆收藏。2009年起,他和妻子定居在了宋庄。
81号院装着一扇红色铁门,汉森进出都得低头。看到记者笑了,汉森也跟着笑了,他说:“有些滑稽,是吧?但这个小院,就是我梦想的工作室的样子。”
小院里的三间正房,边上两间分别是雕塑室和绘画室,中间是汉森的休息间,地面上摆放有躺椅,桌子上有茶具、耳机。抬头看,没有天花板,而是粗壮的房梁……“我现在主要做小巧精美的作品,这种装修简单的小院,能让我放松下来。”
汉森说,对待艺术家,宋庄人始终是一种尊重、热情、包容的心态,这让艺术家感到很温暖。前不久,汉森位于宋庄大兴庄艺术区的工作室拆迁了,可他并不想离开宋庄。“我发了个朋友圈,想再找个工作室,三天时间就有500多人联系我……”他说,好几个朋友都推荐了81号院,实地一看果然令人满意,“相处了这么多年,他们知道我喜欢什么。”
借鉴中国画的留白手法
为什么来宋庄?汉森说,在瑞典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中国朋友,介绍说北京有个地方叫宋庄,聚集好几千位艺术家,涉及雕塑、绘画、音乐等很多门类,产业链也很齐全。“我当时特别惊讶,因为这种规模的艺术家群落,不仅在瑞典没有,连整个欧洲都没听说过。”
带着“背包客”心态,汉森来到宋庄走走看看,没想到被这里的环境深深折服,从而决定定居下来。“这儿真是太神奇了!”能和这么多艺术家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有这么多美术馆能办画展,街边这么多与艺术创作相关的店铺,走路几分钟就能买到便宜的材料……
定居宋庄这么多年,汉森也结交了不少朋友。“一位画中国水墨画的朋友,跟我分享了留白手法,让我有了很多创作灵感。”他带记者走进厢房,这里布置成一个小展厅,墙上挂着汉森最新的雕塑作品《中间》——面容分成两半,中间留下一道未完成的空白,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补全这个作品。
一家四口都是“宋庄人”
汉森的妻子是美国人,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宋庄。“我们现在也学着中国人,晚饭后到马路上遛遛弯。有路人会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说,宋庄人。然后哈哈大笑。”汉森说,他们一家四口都是“宋庄人”。
汉森的家距离大兴庄村81号院不远,开车只需要5分钟。不忙的时候,汉森也会去周边赶赶集,买点老乡自产的蔬菜。他还特别爱逛菜市场,学着网上的教程,给全家人做几道中餐。
“我们全家现在都已经有了‘中国胃’,主食除了米饭、馒头,还吃油条、糖三角、豆包,我会做红烧排骨,会炖鸡汤,这两天正学着做牛肉面。”汉森说,几个月前,他回了趟瑞典老家,姐姐给他倒了杯冰咖啡。他摇摇头说,“不,姐姐,我想要一杯温开水。”看着姐姐充满疑惑的表情,汉森笑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 陈强/文 白继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