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辉
左手是护堤坡,右手是悠悠运河水,头顶是炎炎烈日,脚下是不足一脚宽的坑洼步道……我们跟随70岁的领路老人范龙顺,已经沿运河岸步行了两公里多,而我们的目标,是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类似于这样的场景,是我们这次采访中的常态,也正是因为这些非同一般的采访经历,让我对大运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一度让我不知从何下手。3个常设展、6个专题展、2个临时展,1万多件(套)的展品到底要如何取舍?而当我看到了一组来自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中的文物时,却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我要讲好大运河故事,尤其要讲好大运河和通州的故事。
在淮安,我们登上了航行在运河上的货船,近距离地体验了运河船家的生活。已经在运河上跑了30年运输的吕祥其一家,向我们展示了他在船上种植的蔬菜、饲养的家禽,谈不上富足的船上人家,却满满都是运河味道。忽然,我明白了,劈波斩浪的货船,正是大运河的魂魄,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大运河才能够流淌千年。
坦言,这次短视频采编报道,和我以往任何的一次经历都不同。时间紧,任务重,8天4个城市,保持好身体和心理状态,对于在镜头前工作的主持人来说特别重要。粗略计算,片中一共有将近20次的出镜,除了事先做好大量的文案工作,我还需要做到现场随时开拍,保证一遍过。面对一件一件文物、一段一段历史,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迎接挑战,生生不息的运河水,仿佛给我们注入了无限的力量。
这次大型采访活动,我们收获了大量丰富鲜活的现场素材,不仅从第一视角记录了大运河的蝶变新生,还深入了解了古运河背后凝聚的人类智慧,更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运河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因为有机会走近运河,我们才能读懂运河故事,报道才会有温度和深度。
实际上,我们难以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完全领略大运河的风采,不得不忍痛做一些取舍,最终将精华浓缩在一期期5分钟之内的视频中,以飨读者。作为一名记者,我珍惜每一次采访经历,感恩每一次在现场的机会,相信不畏艰险,开凿、疏浚、修缮、治理运河的精神也将激励我,用镜头记录、用脚步丈量、用初心观察,努力把新时代的运河故事讲得更美好、更动听。
走,向运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