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建筑工地吹起“大气球”防噪声和光污染、建一座能像存包一样存自行车的车库……这些率先应用于城市副中心的未来建筑科技,在本次服贸会首钢国际会展中心13号馆一一亮相,展示了副中心建筑的质量和高度。
“这几天,在城市副中心玉带河大桥东侧岸边吹起的巨大‘气球’火了,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什么?其实这个‘大气球’就是我们在城市副中心的第二个基坑气膜项目——玉带河基坑气膜项目。”中维空间膜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该展位位于新质生产力展区,虽然只有1平方米大的空间,却蕴含巨大能量。该公司研发的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的一些技术空白,应用于西城区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属全国首例,而在城市副中心首次亮相的项目则是大家熟悉的通州北苑家园中心项目。
正在施工的玉带河基坑气膜项目是北京首次将全封闭、大跨度气膜技术应用到项目施工阶段。内部正在进行的是海绵城市工程施工,完工后可大幅减少这片区域污水溢流入河的次数,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极端降雨天气下形成的内涝积水问题,进一步改善大运河水质。可为什么要给这一工程罩上一层气膜呢?原来是为了从源头解决扬尘、噪音等一系列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气膜的防尘效果可达90%以上,噪音降低率达71%以上,对于越冬项目而言,内外温差可以达到10摄氏度。”现场负责人解说道。
该气膜跨度达165米、宽80米、高37米,展开面积达21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市面积最大的基坑气膜。更令人惊讶的是,气膜内部并没有梁柱,完全是靠鼓风机吹起来的,通过智能化设备控制内外气压差。它的材料也非常坚韧,经过测试,顶部可以承受住1米厚的积雪。该项目还是全国首例应用于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气膜。
本届服贸会,北京建工集团带来的十来座沙盘可谓看点十足。在这些沙盘中,一个半透明的“水晶盒子”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未来建筑——北京建院总部大厦。
主楼通体玻璃幕墙极具未来感,屋顶以及建筑南、西立面均配置有光伏板,通过这些光伏设备,年发电量可达82万度,也就是说,这栋建筑运营总年度用电的25%可自发自用。
从模型上看,主楼边配套建设的还有一个“小亭子”。工作人员按下按钮,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亭子缓缓上升,下面别有洞天,一个直径8米、深9米的三层立体自行车库出现在观众眼前。“这是全市首个地下自行车库,仅用六十分之一的面积可解决300多辆自行车的停车问题,是专门为解决大城市病而设计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该自行车停车库地上部分只有一个小亭子,存储只需将自行车停放到停车点,扫码后自行车就像坐电梯一样到指定位置。存车3秒,取车8秒,存车如同存包一样容易。“如果以后地铁站边上都有一个这的话,咱们就不会见到那么多乱停乱放的现象了!”这位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