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008期 >2024-09-05编印

这座开放式的水岸建筑设计理念是什么?
设计者深度揭秘运河之畔“文化粮仓”
刊发日期:2024-09-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关一文

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位于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作为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散发独特魅力。虽已投用一段时间,但艺术中心里还隐藏着不少建筑设计“彩蛋”静待发掘。近日,记者专访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总承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首次深度揭秘这一文化设施的设计理念、科技亮点及美学内涵。

流动的剧院:再现古运河上扬帆盛景

北京艺术中心地处绿心起步区北端,紧紧依偎大运河,以古老的粮仓为设计灵感,演绎当代运河边的“文化粮仓”。自投用以来,来过北京艺术中心的观众无不为其优雅独特的建筑造型所吸引。其富有动态的屋顶轮廓,抽象而有力地再现了古运河上扬帆启航的盛景。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剧院多维的立面形象都使其易于识别,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水岸建筑,与副中心城市的生活、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无缝交融。

优秀作品来源于知名团队的倾力打造。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团队可谓豪华,在概念方案国际招标过程中,SHL建筑事务所+Perkins&Will建筑事务所联合体的方案被选为剧院中标方案。在深化设计阶段,国内知名建筑设计院北京建院加入,共同进行方案深化,并负责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北京艺术中心项目设计总负责人郭鲲介绍,该项目在概念方案招标过程中就被定义为城市绿心起步区的标志性建筑,要发挥引领文化组团的重要作用。深化设计中进一步落实方案设计理念,即以“舞台”为核心,剧院将“生活”与“表演”巧妙融合,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空间。在对外设计中,重视与运河景观的呼应,创造一座重要的滨水景观建筑,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对内设计则更多考虑与图书馆、博物馆两个公共建筑的对位关系,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促进不同文化场所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出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采访中,郭鲲为记者“揭秘”了北京艺术中心的各处设计亮点。

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三座角度各异的剧场方形体量被布置在一个整合的平台上。观众的主要入口设在平台的北侧,而舞台装载口则设在东、南、西三侧,“这样的布局形成了与运河故道遗址的有趣的围合关系。”郭鲲说。

再从外观来看,整个建筑的立面造型和屋顶轮廓线通过金属折板幕墙和透明玻璃幕墙的穿插,呈现“徐徐拉开的大幕”观感。金属折板幕墙由4300多块立体折叠铝板单元构成,创造动态多变的光影效果。“下次再来北京艺术中心打卡,大家可以好好拍拍折板光影,找到好角度,艺术感直接拉满。”郭鲲介绍,立面设计不仅大幅增加建筑美感,更充分考虑节能措施,采用高性能保温玻璃和自遮阳铝板幕墙结合,降低立面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量。

夜景照明的设计中也有讲究。其中延续“文化粮仓”与“运河风帆”设计意象,采用“会呼吸的星光灯”赋予建筑灵动的效果,展现大运河边的文化建筑的独特形态。同时,通过控制灯光变化和立面数字媒体投影,在夜间产生更具表现力和戏剧性的视觉效果,提升艺术气质和文化氛围。

华丽的剧场:金铜木艺彰显传统文化

北京艺术中心建筑群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绿心露天剧场以及艺术生产和公共服务空间。每部分设计都有独到之处。

在空间设计上,共享大厅分为东西两部分,通过大台阶和自动人行步道与地下二层地铁和共享设施连接,形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艺术空间。金色的铝垂片吊顶与之相映生辉,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为整个共享大厅增添了一份华丽的质感。

郭鲲介绍,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的前厅空间,分别运用金铜、木料和金砖这3种历史上长期经由运河运往京城的材质加以演绎。结合不同剧目属性融合贯穿,将歌剧赋予铜器的磅礴浑厚,将音乐赋予木艺的温婉柔情,将戏剧赋予金砖的悠远绵长。

歌剧院是北京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歌剧院观众厅约1800座,以演出大型歌剧、舞剧(含芭蕾舞剧)为主,兼顾各类音乐剧的演出需求。观众厅空间呈马蹄形,楼座拦河和观众厅台口吊顶结合造型和功能设计,是重要的声学反射面。歌剧院观众厅采用温润的胡桃木营造出温暖而宏大的氛围,通过空间线条的围合,展现出磅礴的空间气势。

戏剧场气氛则十分静谧。戏剧场观众厅约1050座,满足演出戏曲、话剧等大型舞台类演出的使用要求。舞台采用延伸式,为不同戏剧演出形式提供多种可能性空间。戏剧场观众厅总体空间以神秘幽暗的色调为基础,营造出中国传统戏剧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秘的中国色彩。

明亮的音乐厅内,观众厅约1500座,采用花瓣式围合布局,结合了“葡萄园式”与“鞋盒式”音乐厅的优点,以满足音乐厅对音质的严苛要求。音乐厅内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共86音栓,高度达到10.3米,宽度12米,一主两辅分开布设,造型精美,层次丰富,是国际首创。音乐厅观众厅通过浅暖色调枫木显得明亮轻松,结合空间富有层次的花瓣形态,营造出温润典雅的空间氛围。

多功能小剧场采用开放式舞台设计,可满足不同演出形式,约750座。整体空间明亮,采用深色无影网天花,墙面运用直线元素和宽窄造型。设计灵活,可变换形式,适应多种演出需求。

森林里的露天剧场颇具特色。绿心露天剧场位于音乐厅北侧,设计为下沉式,约850座,是一个贴近自然的惬意空间。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消隐的剧场”和“无边的舞台”,让观众能够体验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感觉。

郭鲲表示,从与保罗安德鲁事务所合作的国家大剧院到如今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建院观演和会展建筑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观演和会展专项建筑领域的设计与研究,为城市留下多个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建筑作品。北京艺术中心将成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汇聚、碰撞和成长,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