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003期 >2024-08-29编印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迎来重要时刻
号角吹响 首片京帆升起
刊发日期:2024-08-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2.jpg

1-1jpg.jpg

1-3.jpg

副中心站枢纽扬起首片“京帆”。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昨天上午,伴随着泡泡气枕膜充气完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站房上方第一面形似船帆的膜结构“京帆”屋盖正式亮相。寓意京津冀协同发展、扬帆起航的“京帆”,将成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站城一体、水岸共融“北京新门户”的标志性景观。

“京帆”屋盖总占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由7面主帆和3面副帆组成。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本次亮相的首面“京帆”为项目最西侧的主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张拉膜结构向一端挑起化作“风帆”,下层为椭圆形德国环保泡泡气枕膜结构扣向地面。

“京帆”屋盖不仅仅造型好看,其方案设计还充分考虑了采光、材料、后期运维成本等多重因素,将绿色节能的理念贯穿设计建设始终。在“京帆”屋盖下方,是车站的采光井。5个采光井上方搭设起“京帆”屋盖的7面主帆,阳光透过“京帆”被引入地下32米深的候车站台层。未来,乘客在地下换乘候车,也能沐浴在自然光下。经测算,“京帆”全部投用后,结合智慧照明节约用电,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照明用电约48.6万度,相当于208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

副中心工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场地条件限制,“京帆”造型钢结构无法在地面拼装完成后整体抬升,每一段钢梁都需要在没有参照物的半空中精准焊接。为此,项目采用了BIM排演、智能测绘、三维模拟等科技手段,攻克了“吊装难”“多角度上梁”“空中焊接”等多重技术难题,运用智能测绘系统等数字手段,实时搭建三维模拟平台,让钢梁位置在数据坐标锚定下做到分毫不差,使工程实施过程更加稳定、有序。

接下来,副中心工程办将继续督导京投枢纽公司高效高质量推进副中心站枢纽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25年下半年起陆续接入京唐城际联络线、平谷线等线路,进入试运营阶段,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