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湖图》
二胡
二胡
陶鬲残片
既有小桥流水,弄堂情长,也有大河大湖,广阔浩荡。无锡的魅力在历史发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千年长河寻无锡
说起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皆以隋唐为始,然而通连河流这一做法由来已久。在无锡地区,运河历史与当地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也与“泰伯奔吴”的故事密不可分。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泰伯兄弟二人为推贤让位,甘愿出奔至当时的蛮夷之地,且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所到之地“梅里”,其大致位置就在今梅里遗址附近。无锡梅村,古称梅里,拥有3300多年历史,史誉“至德名邦”,享有“江南第一古镇”的美称,是久负盛名的诗书礼乐之邦。
梅里遗址博物馆建于遗址之上,望出去便是伯渎港。“经专家鉴定,梅里遗址是商周时期遗址,古代文献记载‘泰伯奔吴’‘泰伯居梅里’在约3200年前,遗址的时间比记载还早上300年。”梅里遗址博物馆讲解员牛丽说道。
研究认为,作为考古实证,梅里遗址是对泰伯开挖伯渎河历史的有力支撑。能够佐证结论的宝贝,就在该博物馆内,是一件西周时期陶鬲残片。鬲是古人设计用以均匀加热粟米的器具,在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相当常见。而古代南方常用鼎烹煮食物,于是这件残片意义就大不一般。专家猜测这类器型应是泰伯南奔时带来的。
博物馆还保留了部分遗址原貌,乍看只是黄褐色土壤中的两个土坑,实际上,两个灰坑分属马桥文化时期和明清时期,从中发现了不少宝贵文物,陶鬲残片就出土于此。
泰伯来到梅里做的一件大事,便是“穿浍渎”,开挖“一渎九泾”,也就是将分散的小泾浜再沟通,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排灌系统。而正是在“穿浍渎”的基础上,形成了滚滚流淌的伯渎河,后成为京杭大运河支流,延流至今。
现代重新修整伯渎河道时,人们也发现河岸存在人工开凿痕迹,自然河流会形成斜面河滩,而故道两侧河岸却相对整齐,切面近于垂直,是只有人工开凿才会造成这样的效果。
看过伯渎河畔的“无锡人”迎来文明曙光,不禁引发下一个疑问,“无锡”是何时出现的?这就关系到另一件宝物,即清代秦仪所画《芙蓉湖图》。
来到无锡博物院,无锡博物院馆员鲍佳铖戴好手套缓缓展卷,清雅山水渐渐展现眼前。淡雅色泽与细腻笔触勾勒山峦树影,而水面留白,显出湖水浩渺。尽管该画作绘于清代,但仍可见芙蓉湖的广阔。追溯历史,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治无锡湖,立无锡塘”,“无锡湖”就是芙蓉湖,这也是无锡之名首次出现在史书中。
鲍佳铖介绍,古代芙蓉湖面积极广,东汉《越绝书》记“无锡湖周万五千顷”,如此辽阔,也为后来京杭大运河所利用,作为现成的水道。然而自南朝以来,历代多次泄湖造圩,田进水退,明弘治年间,芙蓉湖尚有东西五六十里的广度,到清代只有二十多平方公里。随着芙蓉湖日渐缩小,湖中的黄埠墩愈发凸显。
细观《芙蓉湖图》,高耸的龙光塔一眼可见,沿惠山浜而下,湖面浮着一座小岛,正是黄埠墩。传说此名为纪念黄歇治湖留下此岛而取。所谓“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这座湖心小岛始终是无锡名胜,康熙、乾隆南巡都曾到此,回程后还特意在颐和园昆明湖中筑凤凰墩,仿其景致。
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郁有满介绍,当年的大运河城区段桥多、湾多、河窄、水浅、流急,不利通行,河道改道整治后,运河经黄埠墩后分流,新运河城区段走蓉湖大桥至下甸桥(今华清大桥),河道宽阔,货运畅通,黄埠墩承担起部分分水功能,成为新老运河分界处。
登上黄埠墩望山楼二层,视野瞬间开阔,运河分岔口就在眼前,一左一右向城区奔流。古运河道已经安静下来,但新运河上,来往艘艘货船不断,它们与黄埠墩擦身而过,在新航道上不断前行。
百年工业说辉煌
在黄埠墩,一眼可见对岸米码头牌楼标志。郁有满介绍,古代无锡商业以“四大码头”著名,即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钱码头,相关产业尤其发达。论兴盛,以“百业之首”的粮食业为最,而最热闹的三里桥米码头,就在黄埠墩东侧老运河沿岸。
郁有满翻开《无锡旧影》指给记者,从老照片上看,三里桥沿岸数百米,米艘麇集,人头挤挤。这一带水面宽阔,水运与停卸都十分方便。对岸的蓉湖庄则是建立堆栈的好地方,故而清代无锡大运河沿岸形成“八段米市”,大部分米行分布在三里桥、北塘一带,始终是无锡粮食商业最繁华地段。
无锡米市以“四大米市”之首享誉全国。1910年,“百业之首”的粮食业所收厘捐占全县工商业约30%,而三里桥段所收厘捐占粮食业的将近40%。
无锡米稻茶会设于码头附近的蓉湖楼。小楼风景绝好,可望锡山、惠山、黄埠墩景色。每天上午,行业里的客商老板在此聚会,喝茶赏景,谈笑间定下当天粮价。
码头便利、人流汇集,吸引来诸多行业。黄埠墩南侧的江尖渚场地宽阔,正是陶器业聚集之处。过去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有“灯棚”盛会,各陶器店将缸甏叠成数丈高的宝塔形,缸内储油,入夜点灯,通宵不灭,称为“宝塔灯”。民国初年,无锡诗人秦颂石描绘了这一景象:“浮屠七级叠银缸,万火齐明照十方。”郁有满说,现在人们去江尖公园,还能看到仿照从前搭建的“缸塔”。
八方货物由运河而来,顺运河而去,书写一段段新故事。近代工商业的传奇也由此开始。
1900年,我国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后改名为茂新面粉厂),成为民族资本企业的先声。依茂新面粉厂旧址而建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如今是传承无锡百年工商精神的重要基地,也是古运河畔的网红打卡点。
该馆仍然保持着旧厂的“里子”和“面子”,无锡博物院专题馆部主任文严介绍,人们看到的老建筑就是茂新面粉厂原有的毛麦仓库、制粉车间及办公楼。国家一级文物粗纺机、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二道并条机”静默伫立馆中,描绘着一代巨擘的荣辱浮沉。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近代工商业蓬勃兴起,形成了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并相继崛起了以杨、周、薛、荣、唐蔡、唐程等家族集团为龙头的民族工商业群体,锻造了“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一代代锡商逐鹿市场,成就了无锡今日之辉煌。
文严介绍,当时无锡的著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很多都实现出口,深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斩获万国博览会金像奖的永泰丝厂“金双鹿”牌商标、近代注册的中国第一号商标“兵船”牌面粉……展示墙记录着无锡近代工业的辉煌。有趣的是,茂新面粉包装上标注的英文是“MOW SING”,这个发音是以地道无锡话翻译的,“早期的民族品牌商标都蕴含着浓郁的民族元素和传统文化。”文严说道。
十年新产求发展
“实业立世”的工商传统厚植于这座“中国工商名城”血脉。无锡商业的发展,与无锡人的商业头脑不无关系。
文严介绍,为促销面粉,荣氏打出广告,在出厂的面粉袋子中随机放入一块大洋,堪称民国时期的“盲盒”,营销手段充满创意。当时的企业家大多曾到上海学习先进经验,“取经”归来,建设家乡实业。无锡人世代重视教育,如今也有很多青年到海外深造,再回到家乡创业发展,续写实业报国的故事。
今天的无锡,新一代锡商脱颖而出,百年老店蓬勃发展,无锡市工业经济产出规模位居中国城市经济第一方阵。在这座城市的商业核心圈,无锡最大的商圈三阳广场甚至建设了27个地铁口。
茂新面粉厂旧址,浓缩了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的峥嵘过往,“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传承久远——这些无锡的“城市基因”赓续基因,向新而行。
运河边,繁荣的经济焕发更多文化生机。无锡历史上,有华彦钧(阿炳)、刘天华、蒋风之领民乐风气之先,《二泉映月》《光明行》等名满天下。如今,无锡建二胡文化园、产业园,办高规格乐器展、演奏会,“二胡之乡”的名片越擦越亮。
作为江苏省二胡工艺之乡,早在1965年,梅村就兴办了民族乐器厂,开启了梅村制作二胡的历史。如今,十余个二胡品牌扎根此地,年产各类二胡近五万把,占全国中高端二胡市场份额的1/4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二胡产业基地,被中国音协冠以“中国二胡之乡”的美誉。
记者来到古月琴坊时,几位老师傅正埋头忙着手里的活儿。无锡市市级非遗传承人、古月琴坊的负责人卜广军告诉记者,坊内有15位老师傅,平均年龄近70岁,都是技艺精湛的老工匠。“从选材、制作琴桶、琴杆,到组装抛光,整个二胡制作过程需要100多道工序。”卜广军说起做二胡的门道,首先选材考究,只选明清时代的红木旧料、印度的紫檀等做琴身,而蒙皮更是对花纹、厚度有严格要求,目前主要是越南进口。“一张蟒皮四五米长最好的只有尾部一段,适合做精品琴的蛇皮往往几百张里都选不到一张。而明清时期的老红木含水量低,容易震动,音色更正。”卜广军说。
目前,古琴月坊开设多家琴行,在北京新街口也设有分店。“北方二胡脖子更长,声音高亢,雄浑有力;无锡二胡属于南方琴,小家碧玉,声音柔美,更有韵味。”卜广军告诉记者。
二胡对于梅村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化符号,民族之音也将从运河边传播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