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928期 >2024-05-15编印

听橡树湾王书记讲任职344天的故事
“马桥近邻”品牌带来通州接诉即办新风
刊发日期:2024-05-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把园区、学校、医院、商圈、市场纳入网格管理,把干部群众引入社区、小区、楼门、单元楼门做网格中的主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马驹桥镇利用“热线+网格”机制,凭借“马桥近邻”品牌,实现小事不出楼栋、问题就地解决、矛盾及时化解,有效吸附12345工单2293余件,让网格化管理更精细、更精准。

汇聚众智 “议”出良方

5月10日,是橡树湾社区书记王旭到社区任职的第344天。去年上半年刚到社区的一大转折点王旭记得清清楚楚:“历经52天,我们实现了从‘零数据、零基础、零沟通’,到‘台账齐全、情况清晰、居民信任’的重大转变。”

橡树湾社区成立于2023年11月,是通州区与经开区协同发展的项目,房屋建设、审批等手续均由经开区受理,社区建设、物业管理等职责由通州区承担。面对“审管执”不统一,社区急需一位“大管家”组织居民、两区相关部门、物业、开发商,并动员律师、志愿服务队等多元力量解决“家长里短”。

初来乍到,王旭牵头带着6位社工成立筹备组率先入驻,从此搭建起了民生沟通的“钢架桥”。“先与属地居民熟络感情、拉近关系,同时也梳理出电梯噪音扰民、太阳能异响、供暖改造……17个棘手问题。”王旭说。

问题有多棘手呢?因为缺乏信任基础,2023年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选址问题遭到部分居民的反对。反对声不止在12345热线的通话中,也不止在几千字的文字里,还蔓延到了施工现场的争论中。“近邻客厅”成了破题之钥。筹备组及时召开“近邻客厅”议事,邀请“意见领袖”徐先生和居民代表、相关行业部门、执法部门、社区民警宣讲政策,筹备组还请来了专业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

讨论相当激烈,每次“近邻客厅”都要开到下午,筹备组细心地为业主们提供盒饭、清真餐、水及休息区域。“社工们的细心、耐心终于打动了居民,对我们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态度逐渐认可,徐先生也开始帮助说服其他居民,充电桩最终得以顺利安装。”王旭说,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如今徐先生也带领家人成为志愿者,经常投身社区各类公益活动中。

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社工们继续带着民情日记本用笔尖和脚步“丈量”民生,让更多居民看到了社区工作者的满满诚意。其间,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党员、居民代表两支队伍被调动起来,“马小邻”志愿服务队等品牌志愿服务力量也加入进来,一年来,20余场公益活动在橡树湾小区开展起来,在这个30多栋居民楼、2000多户居民的小区里,孵化出了橡树湾合唱团、治安义务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链接资源 “治”出实效

“热线+网格”机制,对于马驹桥镇的各个村居并不陌生,这一创新举措目前在通州区各乡镇得以复制和创新。成熟的工作框架,橡树湾直接“拿来”,上下构建四级网格体系。“整个社区是一级网格,由我任网格长;南北2个区是二级网格,由副书记和物业经理任网格长;将30栋楼宇划分为10个三级网格,由社工任网格长;将99个楼门划分为60个四级网格,由党员、志愿者任楼门长。”王旭介绍道。

效果立竿见影。组建网络以来,小区形成了“诉求收集—分析研判—问题处置—结果反馈”工作闭环,不仅实际解决了新房精装修、冬季供暖、垃圾桶站设置等问题,还让“小事不出楼栋、问题就地解决、矛盾及时化解”的工作氛围越来越浓厚,12345的热线诉求从原来的3位数减少到2位数。这支新组建的队伍也有了目标和动力:“有诉马上应、有困马上解、有策马上办、有争马上议。”上上下下都在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成绩。

不只橡树湾小区,拥有36栋楼和129栋别墅的新海南里社区也用上了这套机制“巧解”民生事。“网格员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往往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关键。”社区书记陈明说。新海南里社区被划分为15个网格,以“接诉即办+主动治理”为抓手,由社区网格长牵头,社工包楼包户形成小网格,诉求不出网格、工单快接快办。

前不久,新海南里社区就解决了困扰多时的商圈停车乱问题。网格长将问题传导到社区,社区牵头链接各类资源,与相关部门、物业形成合力,在商圈广场红线范围内安装了回型门,在正门位置安装智能直杠式道闸系统,使商圈停车环境得到有效梳理,实现由“乱”到“治”转变。

融治高效 “呼声”变“掌声”

近年来,马驹桥镇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精准化、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为建设路径的“一核五化”工作法,通过网格赋能热线工作,深化“热线+网格”机制,构建马驹桥镇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全镇将基础网格、执法网格、工作网格“三网”融合,优化调整为74个网格,即17个社区网格、45个农村网格及12个功能网格,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形成“片区-村(居)-街巷-楼门(户)”四级网格体系,配齐全科网格员。针对区域内无村居组织管理的小区,成立4个产业工作站,覆盖16个商改住、工改住、研改住等新型产业社区,配备近30名社区工作协管员,实现小区有人管、管得好。

今年3月,马驹桥镇市直得分排名提高到154,这是自去年全镇摘掉“治理类乡镇”帽子后的最好成绩,前4月平均排名也稳定在200名左右,较之以前的300名开外,成绩提升幅度不小。

成绩斐然,更有提升空间。马驹桥镇正在推行物业服务质量考核和村庄物业化管理,搭建“近邻”书记工作室、“近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数字马桥”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也在“边建边用、以用促建”。“这套系统可以强化网格案件和热线联动分析,推动主动治理和源头治理。”马驹桥镇党委书记何志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