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池阳
您见过“立镚儿不倒”的电梯吗?18年前北京建筑安装领域这一“神话”正在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精彩上演。昨天,记者从北京建工集团了解到,目前能承载26人的重载直梯已亮相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样板间,跨度34.57米、垂直高度约五层楼、总重约22吨的首件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也已基本安装到位。
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副中心站东入口,将成为该枢纽的又一点睛之笔,其结构设计独具匠心,施工现场南北跨度达46米,采用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的框架形式,且外部覆盖玻璃幕墙。这把宛若张开的“巨型雨伞”,即将壮观出现。
枢纽东入口张开“巨型雨伞”
北京建工集团承建了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东入口地上部分和商务区主展台区。其中,东入口地上部分结构设计充满巧思。46米长的施工现场采用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的框架形式,而外部则覆盖着玻璃幕墙,宛如一把张开的“玻璃巨伞”。商务区主展台区坐落在西部地段南区,未来将成为人员流动与换乘的核心节点,同时也是枢纽对外展示主窗口。
为确保东入口地上部分的庞大结构体精准安装,项目施工团队采用预制四段渐变钢结构,现场拼装。其间,运用三维信息技术对钢筋和钢结构的位置、走向及其与钢管柱的连接方式多次模拟分析,确保材料尺寸、安装位置、施工工艺等精准性。
作为主站房最后进场的施工单位,面对今年6月中旬交付竣工的严峻挑战,该团队仅用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57根钢结构立柱的安装,吊装中最大单体构件达到50吨,每根钢柱的直径更是达到1.4米,创造了副中心站枢纽钢结构安装的新纪录。
全国最大盖挖逆作将完工
走进枢纽工程地下,几百根结构柱整齐矗立,支撑起庞大的工程。副中心站枢纽施工01标段是整个枢纽工程中唯一被东六环横穿的区域,施工场地划分为一区和二区。其中,二区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盖挖逆作工程,同时也是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中开工最晚的一个施工区域。
二区地下结构有4层,涵盖了变电站、牵引电站、能源中心、垃圾处理站等重要设施,都是枢纽运营时不可缺少的必要保障。
项目团队倒推倒算施工计划,每一层筏板施工采取平端方式,同步作业高效推进,顺利完成了第一仓底板浇筑施工,B2层顶板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其中,B2层顶板面积共计1.02万平方米,钢筋用量近5400吨,劲性梁钢结构1200吨,浇筑混凝土方量达1.78万立方米,是副中心枢纽工程率先亮出盖挖逆作顶板的标段。
精准安装 续写电梯“神话”
竖立一枚硬币在电梯里,电梯启动运行中硬币纹丝不动。这是北京建工集团在电梯安装领域创造的“神话”。在副中心站枢纽,北京建工专业项目团队不仅要求施工测量时精益求精,将电梯图纸的每个数值都精准标注到毫米,还把企业相关标准提高至国标的一倍。如今,这部能载重2吨、承载26人的重载直梯已亮相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样板间。
此外,该工程的首件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也已到场。这部跨度34.57米、垂直高度约五层楼、总重约22吨的扶梯,因“体型”庞大无法整体运输,出厂后被拆分为5段,运抵现场再行组装。据介绍,该扶梯设备单段最重约6.2吨,最轻也有3.7吨。但施工现场作业面有限,扶梯水平跨度又长,进场过程中项目团队对运输通道各条线路多次勘探,采用龙门吊形式安装,对接位移不超过2厘米,保证了扶梯的顺利就位。今后,它将成为B2地铁换乘层与B0.5下沉庭院层之间的沟通纽带。
目前,北京建工集团负责的79部电梯、扶梯安装工程已正式开始,这些电梯预计将在今年12月底陆续安装到位,其中将有22台最大载重2吨能承载26人的重载直梯。项目负责人表示,投用后,在这些重载电梯上都能展示“立镚儿不倒”的精湛技术。
副中心站枢纽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投入使用后,将实现“四网融合”、七线换乘,交通商务功能兼具,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桥头堡。2025年,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随京唐城际车站开通且投入使用,并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