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921期 >2024-05-07编印

北京公布今年要完成的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
京津冀新增百余项“通办”事项
刊发日期:2024-05-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曹政

近日,市政府印发《2024年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市发改委昨天介绍,今年本市将以更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擦亮“北京服务”品牌,年底前将实施完成7个方面、60项重点任务。其中明确,京津冀将新增超百项“区域通办”事项。

5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创新

北京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累计培育超8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一份产业地图,为企业在京发展提供清晰的产业指引;昌平区和经开区设立的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一站式”助推创新药快速上市……

营商环境优化关键在“服务”二字。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更聚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细化支持举措、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关心的融资难题,今年北京将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力争安排5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制造业企业发展。从产业角度上看,创新药械、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领域也将迎来细化定制的全产业链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

过去几年,本市陆续推出了并联审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区域评估、“带标准上市”“交房即交证”等营商改革举措,为加快项目落地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今年将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分类推行免备案、打捆审批等措施,探索推进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

“近年来,北京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本市将聚焦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围绕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地将新增8个以上区(市)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推出第二批京津冀企业资质资格互认清单,实现20个以上事项互认,新增100项以上“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证件照将“一拍共享、一照通用”

政务服务是否便利快捷、企业和市民办事能否少跑腿,一直是每年优化营商的重点。

数据显示,本市围绕“准入即准营”在40个行业全面推广“一业一证”,平均压减材料50.6%、压减时限71.5%;累计推出62个“一件事”集成服务,特别是去年为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率先推出大型演出、体育赛事、展销活动“一件事”,改革后申请材料平均压减40%,办理时限平均压减81%。

“今年,本市将推动数字政务提质增效,重点加强政务服务平台与各类办事服务系统整合联通,企业群众办事能够一次登录、全网通行。”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推行智能审批服务模式,完善政务服务平台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功能,减轻企业群众填报负担、提高审批效率。尤其是试点证件照“一拍共享、一照通用”,解决群众证件照片多次、多头采集问题。

同时,今年也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一件事”与“一业一证”改革融合,推出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信用修复等第三批集成办事场景,并持续拓展服务事项及范围,优化办事流程;提供更加多元便利的办事渠道,推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实现就近办、自助办;“京通”小程序今年将新增200个以上政务服务办理事项;持续拓展“城市码”在政务服务、交通等方面应用,大力推行就医服务“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移动线上付费”。

核心区旅游景区将设限时落客区

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正是吸引人才、成就企业的“软实力”。为此,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的目标。

“今年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让各类人才在北京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相关负责人解释,对于科技领军人才,将综合运用市场引才、联合引才等方式,“一人一策”引进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统筹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氢能等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重大科研管理、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总师等岗位占比不低于60%;对于国际人才,将发布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4.0版,建设外籍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推动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签证、永居等事项“一站式”办理。

今年本市还将推动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文娱场所、酒店住宿等重点场所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更好地保障外籍人士和普通市民的支付选择权。

宜居城市建设方面,今年将着力提高“七站两场”接驳换乘便利性,探索在重点火车站提供办理大兴机场乘机手续和行李托运等服务,便利旅客办理空铁联运换乘;试点推行首都博物馆等20个博物馆延时开放,推动完善餐饮、寄存、文创等配套服务设施;在核心区旅游景区设置限时落客区,在远郊旅游景点加强周边停车设施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