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政
1月中旬,本市发布2024年市重点工程计划,发布时间历年最早。北京两会后,又第一时间吹响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号”。这些提速建设的重点工程驱动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市发改委昨天介绍,一季度160项计划开工的市区重大项目全部实现开工、总投资2530亿元,全市近4000个在施项目保持较高建设强度,带动全市一季度投资增长13.6%,较去年全年提升8.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2%
一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6月前完工
去年夏天,“23·7”极端强降雨严重冲击京西地区。灾后,在全面完成居民住房修缮、取暖设施修复等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建设任务基础上,本市陆续启动一批需今年汛期前完工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目前平均工程进度近80%。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位于房山区的大石河(堂上-口头村桥)水毁严重,修复工程备受关注。该工程涉及四个乡镇,河道全长83.4公里。去年10月开工后,已完成河道疏浚38.13公里、修复岸坡及挡墙17.85公里,累计进度完成86.31%,计划在今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一季度,本市聚力攻坚灾后恢复重建和增发国债项目,推动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数据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5.2%,其中水务、各级公路道路投资分别增长125%和21.5%。
市民关心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开工,2024年燃气管线更新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京帆”屋盖雏形展现,国道109新线高速工程总体进展达95%,丰台站配套主干路正阳大街拓宽改造工程完工。
公共服务投资增长超90%
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29个
东坝地区既是北京东部的大型居民区,又在加快建设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等重点功能区,急需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北京中学将成为辐射东坝地区的重要教育资源,也将提升朝阳区中东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北京中学已在东坝建成投用了东泽园校区、龙湖天璞配套学校,今年2月又开工建设了东坝北校区。
重点工程和投资向来重点保障民生。今年一季度,全市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增长90%以上。其中,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北京口腔医院迁建工程基建部分基本完工,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具备开诊条件。
此外,全市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2万套(间)、完成全年任务的29%,竣工各类保障房约2.4万套(间)、完成全年任务的30%,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29个、完工136个,开展东直门交通枢纽周边区域环境品质提升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完成“原拆原建”。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7%
新动能投资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京城东北,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架大飞机腾空而起。首都机场旁,正在拔地而起的一座维修工厂有些不一样:未来这里维修的是大型客机“心脏”——发动机。
提前“跃”出地面的试飞台是发动机维修工厂最关键的配置,可以通过风洞试验模拟天空中真实环境,测试发动机的各项性能。这里是知名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在全球布局的第四家合资发动机维修大修厂,将维修搭载在空客330等多款宽体客机上的Trent系列高推力发动机。按照计划,明年底,这座工厂将迎来第一台发动机进厂维修,到2034年一年就可维修250台发动机。
新动能投资加快落地,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8.6%和37%。
这背后有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工程: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芯域项目、未来科学城扬子江北京创新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怀柔科学城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启动实施,昌平区机器人产业园、恒瑞医药北方运营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开工,小米昌平工厂投产,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周边道路及环境提升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