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896期 >2024-03-28编印

一季度北京财政收入怎么样?
市财政局局长接受记者专访解答读者关注
刊发日期:2024-03-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孙杰

今年以来,本市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政策效能,努力奋战一季度“开门红”。昨天,市财政局局长韩杰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季度本市财政收入预计将顺利实现“开门红”,支出保持较快进度,靠前发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还将强化重点领域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能。

收入“量稳质优” 产业结构调整结硕果

根据最新数据,1至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80.7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带动下,全市财政收入运行呈现“增速稳”“质量优”的特点。

从增速上看,1月份财政收入实现良好开局,增长4.4%;2月份增长3%,实现平稳增长;一季度预计将顺利实现“开门红”。从收入质量上看,本市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3.8%,收入质量保持在全国前列。

“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支撑。”韩杰表示,这两个行业1至2月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比2019年提高整整10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年来本市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支持专精特新等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结果。

财政收入体现了高质量的增长。近年来,本市充分发挥首都大市场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新赛道新领域财源,提升收入“造血”能力。加强财源建设还与企业“服务包”机制统筹协调,加大走访力度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

支出靠前发力 助力稳经济促投资

今年以来,本市加强资金资源统筹,靠前发力调度好财政支出。从数据看,1至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1.4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年度预算的20.6%,超时间进度3.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同期最高水平。韩杰表示,必要的投入强度和较快的支出进度,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实实在在助力了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保有压”让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所谓“压”,韩杰介绍,就是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把牢把紧预算关口,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严控一般性支出,建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评估机制,指导部门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所谓“保”,就是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精准安排财政支出,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支持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加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内需、生态环保等重大事项的财力保障。本市民生支出始终保持在八成以上并逐年提高。1至2月,民生支出增长6%,增速超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有力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等事业发展。

保障科技投入 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本市积极发挥财政结构性调控优势,强化重点领域资金和政策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始终把科技作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韩杰表示,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今年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1%,投入占比位居全国前列。资金重点聚焦支持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续推进“三城一区”建设等。目前,“三城一区”主平台以全市3成左右的企业数量,集聚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功能进一步凸显,对全市的经济贡献再上新台阶。

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覆盖全市800余家单位。科研人员使用经费自主性和灵活性大大提升,将进一步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推动产业升级,财政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韩杰介绍,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本市新设4只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并加快政府出资节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产业投入。财政还安排产业资金,通过贷款贴息、拨款补助等方式,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