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890期 >2024-03-20编印

市长殷勇介绍北京高质量发展时强调
京津冀要一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刊发日期:2024-03-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吴娜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如何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介绍了相关领域重点工作和方向,并表示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将奋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将招贤引才之门越开越大

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多年保持在6%左右,在全国全球都是名列前茅;拥有55万余名科研人员、全国近一半的两院院士、超过四分之一的“万人计划”专家;有41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居全球城市首位;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占到全国总量的43%左右……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突出,有基础、有条件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殷勇强调,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北京将继续抢抓机遇、持续发力,也会将招贤引才之门越开越大,让各类人才在北京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殷勇介绍,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北京将统筹兼顾四类人才。对于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要建立快速地发现、引进、落地机制,对创新团队实施专项支持保障政策;对于青年科技人才,要用好推出更多的像青年北京学者、科技新星等各项支持计划,给予更多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对于卓越工程师,要深化产教融合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培养行业急需短缺人才;对于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谋划更大范围自动驾驶区域建设

近期百度、小马、小米以及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北京的布局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殷勇表示,这些都和北京的高级别自动驾驶项目密切相关。

据介绍,北京市从三年前开始率先采用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当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起点,划定了6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试点,逐步向600平方公里的区域推广,目前试点已进入到第三阶段。殷勇透露,北京正在谋划更大范围的建设,把平原新城等集中连片区域都联通起来。

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大兴机场开通的自动接驳服务,为夜间到来的旅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无人环卫车夜间清扫可以风雨无阻、不怕疲劳、不打瞌睡;无人出租车为乘客提供了更好的隐私空间,有的乘客在乘车途中安排开会。通过路侧感知系统动态调整红绿灯变化间隔,去年经开区的试点范围内交通流量增加20%,车的通行速度也提升超过15%……

殷勇表示,未来北京市将继续在自动驾驶领域吸引更多的领军企业和研发机构,完善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也欢迎各类资本特别是长期资本加大对这个领域的投入。北京也愿意将这些探索实践分享给国内外同行,一道解决在城市管理、社会发展中面对的共同挑战。

以提升企业获得感为最终目标

这些年来,北京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一年一个节点迭代升级,累计推出1200多项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减事项超过60%、减时限71%、减材料74%、减证明超过320项,在40多个行业推广“一业一证”,推出了62个“一件事”集成办理服务,在50个场景实现了一体化综合监管,“双随机”检查覆盖率超过90%。

“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我们深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殷勇表示,未来将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为最终目标,努力打造营商服务的“北京服务”品牌。

既注重顶层设计又注重企业感受,既注重普惠性又注重针对性,既注重发展又注重安全——这是接下来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重点发力的方向。据了解,近日将召开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与来自全球的十几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北京营商环境的真知灼见。

此外,北京还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为外籍人士在京工作、学习、生活、旅游提供便利。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北京将更大力度解决好外国朋友关心的问题,让大家一到北京就能享受到咨询、支付、旅游、交通、电信等一体化的服务。

京津冀一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殷勇指出,京津冀是我国资源禀赋最为互补的一个区域。北京科技、人才、资本等优势突出,天津在重点产业布局、港口贸易、货运物流这些方面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河北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方面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广阔,所以三地完全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未来在三地推进协同发展上如何进一步展现北京作为?殷勇表示,北京将与天津、河北一道,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为重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为此,北京谋划在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完善区域公路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区域空港、陆港、海港口岸互联互通,使三地人流、物流等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二是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围绕氢能、生物制造等产业链条,“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共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在营商环境方面突出区域一体,推动出台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在政务服务方面突出“同事同标”,公共服务方面突出共建共享,促进北京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能够在京津冀更大范围内服务好广大群众。

着重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问题

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围绕北京在学前教育、住房等民生方面将开展的工作做了相关介绍。

学前教育方面,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于英杰提到,面对出生人口减少,学前学位逐步富余,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出现更多空余学位的新情况,在全面摸底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北京同步推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确保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中,北京开展了托育工作作为儿童成长链条和教育培养链条的向前延伸,进行一体化设计。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参加托育试点,在充分满足3—6岁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开办2—3岁托班,利用学前学位的转化来提供丰富的托位供给。据了解,今年将新增1万个托位,推动解决好“小小孩”的问题。

住房方面,夏林茂表示,北京正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据介绍,今年北京市将筹集建设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工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特别是要加大对“一张床”“一间房”产品的供给力度,着重解决好新市民、年轻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此外,今年还计划推进20个城中村实施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