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888期 >2024-03-18编印

副中心探宝之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篇
美玉
刊发日期:2024-03-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群琛

本版摄影 常鸣

4-1.png

“子刚”款白玉夔凤纹卮

4-2.png

胡人驯兽摆件

4-5.png

玉雕松下高士山子

4-4.png

玉猪龙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玉器,精品多多。既有来自苏杭地区名家手工制作的宫廷藏品,也有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代表文物玉猪龙。

康熙大臣孙女的陪葬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有一件个头不大但是极为精美的玉器。这件文物名为“子刚”款白玉夔凤纹卮(音同“枝”),为明代文物,它摆放在六方套瓶的前面,外形与如今家家户户使用的杯子非常相像。

其通体白玉质地,器型及纹饰一定程度上模仿了青铜器。从上往下看,这件白玉卮的盖子中间圆雕了盖纽,而外围是三只回首眺望的玉兽,其余部分则阴刻了三组牛首纹;而杯身则以云纹为底,其中包括浅浮雕的一对龙凤纹,此外还有局部的阴线刻龙凤纹饰。这件文物的底部有三支兽首型足,外部还有一支环形扳手,扳手顶部雕有象首钮饰,象鼻自然向内弯曲成环形。

原来,这件白玉卮饰1962年出土于德胜门外小西天的一座清代康熙年间的墓葬中,这座墓葬的主人是康熙朝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黑舍里氏。根据墓志记载,黑舍里氏7岁那年身患重病夭折,家人万分悲痛,为她陪葬了一大批珍贵的陪葬品,其中就包括这件白玉卮。人们不禁好奇,明代文物为何出现在清朝墓葬中?玉卮在西汉时期是酒具,到了明代就成为陈设和供人把玩之物。这件白玉卮在明代时可能是皇室的赏玩之物;明代灭亡,这件文物也成了清宫收藏,随后被皇上赏赐给了索家。

这件文物被确定为明代玉器,除了玉器本身的形制和材质,更重要的是扳手上有篆书雕刻的“子刚”二字。要知道,相较于古代的书画和瓷器,玉器上留有落款是不常见的。“子刚”指的是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琢玉大师陆子刚,陆子刚以制作工艺精致见长,且是当时苏州制玉匠人的佼佼者,晚明文人张岱曾夸赞陆子刚的制玉技术为“吴中绝技”。而且这件白玉卮也是北京清初墓葬中少有的“子刚”款玉器。正是由于大运河沟通南北的特性,几百年前的“吴中绝技”可以现身北京。

胡人驯兽惹人喜爱

玉器是雅士的把玩陈设之物,也因其钟灵毓秀的特性可以为居室增添不少雅致。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层的“沧海撷珠—北京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的玉器单元中,一件玉制的胡人驯兽摆件惹人注目。

这件展品由一只趴伏在地上的狮子和一位驯兽员组成。展品玉质温润细腻,通体采用圆雕技艺,雕刻出的人物与狮子五官精致。其中,人物的面部特征为高鼻深目、胡须浓密、头戴尖顶帽,极具胡人特点;而趴伏在地上的狮子双目圆瞪,尾部自然卷曲。

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连通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古代商贸、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出现,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随着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各式各样的异国珍宝奇兽也进入了中原,狮子便是其中之一,随后各朝的历史记载中均有进贡狮子的记录。同时一些西域特有的驯兽杂技、魔术等也随之传入中原,而摆件中展示的胡人驯兽技艺就是当时传入中原的一种杂耍活动。

松下高士惟妙惟肖

玉器单元展出的摆件不仅可欣赏其材质的温润细腻,更可看其雕刻工艺,其中有些摆件从任意角度观看都是自成一体。山子是常见的玉质摆件,主要以圆雕的手法雕刻,使立体的摆件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欣赏;一件完美的山子层次分明、俏色巧雕,其题材主要以山水人物和草木动物为主,展现古人贴近且向往自然的精神追求。

比如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玉雕松下高士山子,该文物的中间位置是一名拂袖而坐的高士,他的头扭向一旁看着旁边蹲在地上游玩的童子。而在高士和童子的身后是用玉雕出的高山与松树,雕刻者巧妙地将这块玉石的皮色,放置在该文物中松树的树枝和高山之上,整体看上去十分逼真。而另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玉圆雕福山寿海山子整体呈圆形,较松下高士山子小一些。该文物通过在玉石周身雕刻大海纹、高山纹等纹饰,展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美好祝愿。

神灵之物玉猪龙

早在千年前中国就有制玉的记载,而且最开始玉器是作为礼器出现在历史上的,种类分为璧、琮、圭、璋等,用于祭祀、朝贡等场景,象征着部落图腾、君臣身份等。

记者看到,出土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独享一个展柜,正值甲辰龙年,这件文物也成了玉器单元的焦点。玉猪龙,又名玉兽玦(音同“决”),材质为岫岩软玉。该文物整体呈“C”字形,通体浅黄色,文物首尾相连,呈现团状卷曲。

这件玉猪龙有何作用?在红山文化时期,猪的猎杀和畜养已经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在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曾经发现大量的猪骨。在兴隆沟遗址发现了15个野猪头和2个鹿头。在红山文化长达1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红山先民在屠宰过程中完全可能发现不同阶段的猪的胚胎,他们对于这种生命的演变还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他们想必是怀着敬畏之情来观察这种变化并将其神化,在自己的思维和艺术创作中雕琢这些神灵之物,最终以非凡的想象力将其升华为龙。

这件玉猪龙象征着主人的某种权利。这样的墓主人很可能是部落的酋长兼巫师。他们执行着沟通天地、沟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职能,而玉猪龙就是主人的通灵之物,死后也伴随着主人长眠于石冢内。由此可见,玉猪龙的出现,是源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和宗教祭祀的需要。

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发源于我国东北西南部、内蒙古中南部以及河北的北部。经过发掘,考古工作者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珍贵的玉器,而在这些玉器中,龙形玉器又占据了不少的比重。比如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翁旗乌丹镇赛沁塔拉嘎查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除此以外,玉琮也是古代礼器的代表。该单元的展柜中展出了一件周代的青玉琮,玉琮外方内圆,中间为空,在祭祀中与代表天的玉璧相对,常用于祭祀;因为琮是“玉”和“宗”的合写,也象征着祖宗和宗庙。我国大部分遗址中都有玉琮的出土记录,比如良渚文化、金沙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