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752期 >2023-09-04编印

“京华号”盾构机模型首次亮相服贸会
刊发日期:2023-09-0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2.jpg

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讲解“京华号”盾构机相关情况。记者 陈强/摄

本报讯(记者 陈强)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钢园12号馆的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厅里,一台盾构机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它的名字叫“京华号”,是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的“大国重器”。

“京华号”来自国内首家大盾构专业化施工企业中铁十四局集团,它全长150米,重量超过4300吨。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文威介绍,东六环路相当于城市副中心的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布着办公区、商务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要功能区域。而现状东六环路不仅时常发生交通拥堵,高路基更是阻碍了轴线两侧各功能区的连通。“地下东六环”的建设,就成为了“缝合”城市空间的“破题一笔”。

2021年5月,“京华号”盾构机在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始发。之后的2年多时间,“大国重器”陆续攻克了长距离穿越高致密砂层等11项技术难题,顺利下穿了京哈铁路、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55处风险源,地层沉降始终控制在毫米级。7个半月完成始发井主体结构封顶,6个半月完成盾构机工厂组装,60天完成盾构机整体组装调试,盾构机单月掘进距离达到542米……在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中铁十四局集团刷新了诸多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新纪录。

目前,东六环改造项目已完成盾构掘进施工,拥有双向6车道“地下东六环”已经成型,通车后设计时速为80公里。工程整体完工后,地上的六环路也不会完全拆除,而是巧妙地改造为高线公园。届时,城市副中心东六环两侧各功能区将实现有效“缝合”,11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

这是“京华号”盾构机模型首次亮相服贸会。此前,它曾在2021年10月21日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今年5月,“京华号”同款模型还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如今,已经在城市副中心完成使命的“京华号”盾构机,已经被拆解成零件,为下一次掘进任务做准备。“拆解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现场光是各类型的吊机就有5台,最大的一台履带吊可吊重800吨。”项目总机械师王建华说,拆解期间,由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联合开展的“见证新时代”主题活动公布了100件新时代见证物名单,“京华号”盾构机荣耀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