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要闻总第748期 >2023-08-29编印

区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居民重拾消费意愿 烟火气重回“运河畔”
刊发日期:2023-08-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2.jpg

商圈商业服务获居民普遍认可。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陈施君 通讯员 孙戈 王琳

为客观准确地把握北京市通州区居民消费现状、意愿及预期,区统计局于近期对610名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的18-70岁常住居民开展了居民消费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副中心商业服务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7.6%,烟火气重回“运河畔”。

商业服务获普遍认可

居民对通州区商圈的商业服务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7.6%。被问及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个人的消费金额变化情况时,53%的被访者表示消费金额增加,33.4%的与去年基本持平,11%的有所减少,2.6%的大幅减少。具体来看,食品消费增加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4.4%。从不同性别角度来看,男性在投资(30.7%)、支付房租(27.5%)和购买机动车(13.9%)的占比高于女性;女性在储蓄(48.8%)、支付教育或医疗费用(48.2%)和美容美发等服务性消费(28.5%)的占比高于男性。

就近消费成为主导

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就近消费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居民选择消费地点的主要考虑要素。“通州万达广场”仍然是通州区居民消费首选地,今年以来,63.6%的被访居民前往那里消费,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场所。90.3%的居民选择在本地区就近消费,占比最高;“商品质量好,品质有保障”(16.9%)是居民在本地区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性价比高”“配套餐饮设施完善”“消费价格适中”也是居民在本区消费的重要原因。从消费频率看,31.7%的居民前往商圈消费的频率为每周1次,20.2%的居民平均每月1次,15.7%的居民平均半个月1次。83.4%的居民在通州区外消费过,超五成在区外消费是因为特色餐饮,其中在18至30岁居民中区外特色餐饮消费的比例达到70.7%。

实体店作为重要的线下购物场所,其价格、位置、产品、服务等均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价格优势及优惠活动是居民选择实体店消费的首要因素(62.5%),明显超过其他因素;其次为购物体验及服务感受,占比为46.2%。

下半年旅行意愿高涨

超五成被访居民下半年计划出游,旅行意愿高涨,明显超过其他方面。在下半年有旅行计划的314名被访者中,72.9%的居民表示有意向去本地区公园休闲消费,35%的居民有意向去环球影城主题公园,30.6%的居民对采摘活动、农家乐有所期待。

满减、满送、买赠活动是居民期待促消费活动的主要方式,占比46.2%;期待直接降价或打折的占比43.1%;以旧换新、优惠券消费券、节能减排补贴、线上线下联动和抽奖活动分别占比32.3%、23.3%、21%、19.5%和16.2%。

62.6%的被访居民表示会因获得消费券而调整消费计划,如提前消费、增加消费频次或金额等,37.4%的居民表示不会调整消费计划,可见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消费的作用。食品类消费券最受通州区居民青睐。餐饮外卖、堂食和米面粮油、果蔬食品是居民最希望领取的消费券种类,占比分别为55.9%和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