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城韵总第639期 >2023-03-24编印

北迁候鸟在副中心很调皮
刊发日期:2023-03-2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mmexport1678807892274.jpg

黄腰柳莺

mmexport1678823616093.jpg

黄喉鹀

mmexport1679361948925.jpg

绿头鸭

dwt (5).jpg

苍鹭

mmexport1679323019178.jpg

棕背伯劳

本报记者 张群琛

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河面上,三五成群的绿头鸭正在水中嬉戏,通过望远镜,还能看见骨顶鸡、凤头鸊鷉等稀客。河面上偶尔有蒙古银鸥低空飞过,目光如炬紧盯河里的鱼群,瞅准机会捕获肥美鱼儿,但黄雀在后,苍鹭又盯上蒙古银鸥“鸟口夺食”……向北迁徙的候鸟们开启了“春运”后半程,其中不少飞来副中心中转“加油”。一幅幅生动有趣、水鸟交融的自然图景正在副中心上演。

难得一见 苍鹭“明抢”蒙古银鸥口中美食

今年2月开始,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的工作人员就来到运河边观测北归候鸟。数据显示,2月共观测到鸟类111种,同比去年增加了10种。进入3月,运河流域的候鸟越来越多。走进大运河森林公园,成群结队的绿头鸭正在河面嬉戏,望远镜里,骨顶鸡和凤头鸊鷉玩得正欢。“凤头鸊鷉特别好认,这种鸟头部有一撮毛,看着就像凤凰的头部。”爱鸟会会长羿健说。

此时河面上一个迅捷的身影一闪而过,羿健马上举起单筒望远镜。“这是蒙古银鸥。”只见蒙古银鸥快速掠过河面,突然下沉,喙部扎进河里迅速叼出一条胖鱼,带着猎物飞行而去。难得的捕食一幕,让观鸟爱好者很兴奋。

羿健详细解释道:“蒙古银鸥是向北飞了2000多公里才到副中心,但这里只是中转‘加油站’,它们还要继续向北迁徙到西伯利亚地区。前段时间蒙古银鸥曾大批出现在大运河河面上,不过它们不会在此久留,稍作休息就要继续迁徙。”除了候鸟,一些留鸟也是羿健观测的重点。走到大运河森林公园湖心岛对面,顺着望远镜看去,几只苍鹭悠闲地站在树上。

正当记者和羿健寻找其他鸟类的时候,河面上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循声望去,一只蒙古银鸥和一只苍鹭纠缠在了一起。记者举起望远镜一看,原来,是苍鹭盯上了蒙古银鸥嘴里的鱼,上去“明抢”,但是蒙古银鸥怎肯轻易放弃到嘴美食,两鸟相互纠缠一路向东飞去。羿健赶紧用相机捕捉这些难得的画面:“这就是自然规律的真实写照。我们虽然经常沿河观鸟,但这样的场景也不多见。说明经过多年治理,大运河及其沿岸的生态恢复得很好。”

紧挨大运河森林公园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也是鸟类喜爱的栖息地。刚走到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福泽湖,保安看到记者随身带的相机就说:“来看鸳鸯的吧?就在那边。”“三只鸳鸯,一雄两雌。还有一些绿头鸭。”果然,顺着保安所指的方向,羿健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几位“网红居民”。

记者尝试靠近拍摄更清晰些的照片,但三只鸳鸯始终保持着远离人类的本性,并未因在公园居住就与人亲近。“这是正常的,其实游客平时也应主动保持和鸟类的距离,让它们安静生活。我们观察保护鸟类时,都是保持远距离观测,避免惊扰它们。”羿健解释。

水美食丰 鸟朋友“打卡地”越来越多

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已经在观测副中心区域内的候鸟多年了。羿健告诉记者,伴随着大运河等河流的治理,以及整个通州区蓝绿交织、水韵林海的格局逐步形成,为包括候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

今年2月,在城市副中心观测到的111种鸟类中,绿头鸭、小鸊鷉的观测次数超过200次,而喜鹊、麻雀、骨顶鸡和金翅雀这四种鸟类的观测次数也已经超过百次。而且,爱鸟会的工作人员还观测到了普通  与黑头  。“这两种鸟在朝阳区和大兴区均有记录,今年也来咱们这儿了。自此副中心现有鸟类记录就提升到340种了。”羿健说。

根据观测,途经副中心的候鸟大多栖息在运河两岸,以及通州南部面积较大的空地上。大运河治理后,水中的鱼虾为鸟类提供了丰富食物。水面上的芦苇以及岸边种植的树木,也很好地隔绝了候鸟与游客,为鸟类提供了安静的休息场所。这些都是副中心鸟类数量逐渐递增的原因。如今,副中心的鸟朋友“打卡地”越来越多,凉水河、潮白河、温榆河以及水南村、榆林庄等,都是鸟类喜欢栖息的地方。

目前候鸟仍在北归,羿健预测途经副中心的候鸟可能在四月份才能完全过境完毕。这些候鸟大多从南方而来,最远的来自云南。它们的目的地在我国东北、蒙古国甚至是西伯利亚地区。

同时,水草丰沛的副中心也吸引了一些原本路过的候鸟选择在此安家常住。比如水南村的大鸨已成为副中心的“明星”,目前它仍然生活在那里。此外,据爱鸟会的工作人员监测,鹭科鸟类也常留在副中心部分水域和周边栖息。“比如白鹭,作为副中心的夏候鸟,在副中心会有繁殖,目前数量已有千只左右。”羿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