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636期 >2023-03-21编印

去年北京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免除罚款1.25亿
刊发日期:2023-03-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孙莹)北京市去年全面推广行政执法免罚慎罚制度,持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记者昨天从市司法局获悉,一年来,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5819件,免除罚款约1.25亿元。

去年,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对海淀北部地区一块居住用地项目施工单位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成为人防系统的首个依法免罚案例。同时,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了约谈,并要求其出具自觉守法的承诺书。

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北京推行的行政执法免罚慎罚制度。2020年,北京市在人力社保、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等7个系统试点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和不予处罚清单制度,在形成可行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正式出台《关于全面推广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已基本完成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的编制和公布工作。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司法局指导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广泛征求了专家、企业、公众等各方意见,依法明确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事项。

在执法工作中,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把握“轻微违法”“初次违法”等认定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对于符合免罚慎罚条件和按期整改且经复查达标的,及时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对于拒不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违法情节严重、再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严格进行处罚。

据初步统计,2022年在城建环保、经济调控、民生社会、专项管理和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北京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5819件,免除罚款约计1.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