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61期 >2022-12-08编印

没有疫情的学校正常开展线下教学
进返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
刊发日期:2022-12-0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李祺瑶

对进返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具备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没有疫情的学校正常开展线下教学……昨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公室副主任,市卫健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说,结合北京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实际,即日起,本市实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说,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不是一放了之,对待疫情我们还要保持不大意、不焦虑。


无症状和轻型病例可居家隔离

即日起,本市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高风险区划定后,社区要第一时间告知居民隔离管控时间。高风险区人员隔离第5天进行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及时解封。出现续发病例的,只管控续发阳性住户,不得延长其他人员的管控时间。

阳性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抵京后不再落地“三天三检”

本市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按照规定,进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幼儿园和中小学、医疗机构住院部、餐饮(堂食)、室内健身等场所和网吧、酒吧、棋牌室、KTV、剧本杀、桑拿洗浴等密闭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上述有关场所工作人员须从其规定一并执行。即日起,本市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要求进行调整,重要单位、大型企业和重大活动可根据需要,确定核酸检测查验等防控措施。对进返京人员不再执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抵京后不再执行落地“三天三检”,按照本市有关防控规定执行。

本市继续提供社会面免费检测服务,科学合理布局设置采样点位,提高采样检测质效,满足市民愿检尽检需求和防疫工作需要。


全力保障市民购药就医需求

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限制市民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感冒等非处方药,对购药人员不做实名登记,不弹窗、不追访。药监部门指导药店加大药品储备投放,及时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基层医疗机构可为发热等11类症状患者提供开药服务。

本市确保市民外出看病就医渠道畅通,市民可根据自身需要和就医意愿自行就诊。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发热门诊地址、电话及接诊发热儿童的医疗机构信息,方便市民查询就医。医疗机构门诊、急诊要设置应急诊疗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疗机构中出现阳性人员后,对所涉及诊室即消即开,确保日常诊疗服务。

卫生健康部门和社区要对重点人员底数进行“双摸排”。其中,卫生健康部门通过医疗机构摸排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底数,社区主动摸排辖区内长期卧床的失能、失智人员,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底数及其疫苗接种情况,对重点人群建档,分级分类提供服务,加强生活服务保障、反向隔离保护、健康用药指导等。


强化师生缺课缺勤报告制度

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正常开展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强化师生缺课缺勤报告制度和日常症状监测。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本市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位门、小区门。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单位、企业、场所发生疫情时,因地制宜快速隔离或转运感染者,开展终末消毒,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将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相关人员加强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加强对封控人员、感染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市民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本市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各区要准确掌握本辖区老年人口底数,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就近就便接种服务,提升接种体验,为老年人创造良好接种环境。


【热点问答】

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个人如何做好防护?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室内外人群密集场所,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未清洁双手不要触摸眼、口、鼻,在外出返家,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触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喷嚏,清理垃圾,接触快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等情况下,均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即使天气寒冷也要择时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到3次,每次20到30分钟;家中人较多、有病人或访客时,建议开窗通风;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时,其所在房间应关闭房门,单独开窗通风。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市民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防寒保暖,少聚集。市民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的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降低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叠加风险,同时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不带病上班、上学,尽量避免与家人和同事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