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柴福娟)社区治理缺人手?创新发展处于瓶颈期?人才队伍储备力量弱?日前,玉桥街道召开“强街带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程发布会,打造“1+10+24+N”组织架构,推出中心(片区)精细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
“1+10+24+N”即1个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10个中心(片区)覆盖24个社区、村+N个基层党支部。
发布会现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片区党建专员王小东与玉桥东里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平结对,依托北京市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打造街道“星火人才培育中心”,为街道各社区社工搭建经验交流、岗位培训平台。
除“星火人才培育中心”,10个中心(片区)还包括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城市更新发展中心、平安社区建设中心等。玉桥街道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设置片区“大党委”统筹工作,每个中心(片区)结合社区、村特色及街道重点工作目标,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党建专员,各部门负责人、社区书记、年轻干部担任党建助理,调研指导重点工作,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协助社区(村)推进基层治理。
作为北京市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杨平对“星火人才培育中心”充满希望,“不仅有街道班子成员作为党建专员提供指导,还有街道业务部门负责人作为‘助理秘书室’助力,相信工作室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杨平说。
特色中心(片区)建设,不能仅靠街道和社区,也离不开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共建单位的帮助与支持。通州区委老干部局助力玉桥街道打造党群文化活动中心,通州区邮政分局则助力“玉桥南里样板”工作,在城市更新、“玉见骑士”品牌项目打造中发挥智囊团作用……会上,近10家辖区单位与玉桥街道达成共建合作协议,共同推动10大中心(片区)建设。
会上,10个中心(片区)社区书记代表上台领取“玉字令”,与街道业务部门“党建助理”共同挑战新任务,肩负起“强街带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程的落实。
玉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雪松表示,2022是通州区基层治理年,“强街带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程是玉桥街道一次系统梳理成果、破难题开新局的尝试。街道将以“强引领带发展、强组织带队伍、强示范带品牌、强功能带治理、强阵地带协同、强制度带质量”作为治理思路,创新党建引领区域治理新格局、全面打造片区精细化治理新品牌、全面激活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为探索副中心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玉桥智慧”。
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尚祖国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