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城韵总第46期 >2020-12-17编印

“暖男”巡检队
刊发日期:2020-12-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jpg

西营前街东路一处阀井直冒白烟,巡检队已经抵达现场。

2.jpg

队员打开井盖测量井口温度。

3.jpg

来到滨河中路一处热力井,队员准备下井巡查。

4.jpg

队员沿着梯子下到漆黑的热力井内。

5.jpg

两名队员用手电照明,检查热力管道有无问题。

6.jpg

热力井内,队员们细心检查阀门。

7.jpg

被井下高温烤得满头是汗。

4-8.jpg

队员们在新华北街开展夜间巡检作业。

本报记者 冯维静

15日早上7点,通州区西营前街东路上,天还没有亮透。室外温度仅有1℃,寒风掠过,行人裹紧大衣匆匆而过,但张海涛的鼻尖却微微冒汗。

眼前,两处阀井“呼呼”冒着白烟,街面上一片气浪蒸腾。4位身穿橙色工装的热力检修工攥着手里的测温仪、听漏器,猫腰躬身,顺着冒烟的阀井小步疾走,一路踅摸。管线漏失点在哪?

张海涛是京能集团北京市华源热力管网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一次线城区班班长,也是这支查漏小分队的“队长”。一大早,他们就在巡检中发现了这处“紧急情况”。

“这是一处电信井,不该有热气,多半儿是因为地下管网漏水,受热蒸发。”凭着多年经验,张海涛很快下了“诊断书”。

井盖一打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70℃!测温仪报出了一个高值。检查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井下有大量积水,这就说明管道有漏水点,得赶紧抽干净,否则长时间浸泡供热管线,容易出现移位或漏水。”通知抢修队来抽水后,张海涛接着给管线“听诊”。他两步一停,不时将探锤放在地上,倾听地下动静。“听的是主管道。”他用的是测漏仪,探锤从地上收集到声波后传递到检测仪上,计算管网相关数值,“判断是否有漏点,主要看数值变化大不大。”张海涛说,如果多次检测发现某一位置数值异常,就要通知抢修部门。幸好这次主管道没有漏。

近1个小时的采访,记者穿着羽绒服早已冻透,而身边的4位热力检修工,却仅穿一件工服,忙得脑门儿冒汗。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暖男巡检队”。虽然都是年轻小伙子,干起活儿来却一点不马虎。

他们每日必“打卡”的内容,就是下井巡检地下管网。每年11月15日到次年3月中旬的供暖季,他们最忙,几乎就“长”在井下。

刚忙完这边,巡检队又前往滨河中路的一处热力井。

拉开井盖,一团热气喷出。“57.5℃!”测温计显示出井口温度。“还行,不算太热,稍微放放风就可以下去了。”裹在白雾里的张海涛说,“有的井热得都睁不开眼,还得拿风机吹。”等了一会儿,他吊着测氧仪在井口和井内分别检测含氧量,正常值一般在19.5%—23.5%之间。

“20.9%,行,下井!”

几步之距,寒冬被屏退在外。“嗬!真热!”记者一下到井内,瞬间感受到扑面的热气。

“你知道暖气管道里的水温有多高吗?”张海涛笑着比出一根手指,“100℃!所以井下温度通常高达30℃—50℃,又闷又热。”一落地,张海涛和同事李鑫、白延凯立刻围着几根粗壮的热力管道忙活起来,“这根热力管相当于人体大动脉,如果它出了问题,滨河中路周围几公里区域都会停暖,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来检查一次。”几人拿着手电细心检查管道缝隙,仔细观察有无漏水、螺丝是否松动等情况。管道上下三个阀门也一一巡查。不到十分钟,井下高温已经把他们烤得满脸通红、满头是汗。

一切正常,出井。

从高温的井内一出来,记者不由打了个寒战。

收拾设备,清理现场,前往下一个热力井——中午之前,他们还要巡查10个点位。“冬天,家里暖不暖和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管线安全,供热才安全。”

像这样井外井内“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张海涛和同事每天至少爬上爬下十几趟。该公司热力巡检队伍共11人,仅张海涛所在班组就担负着滨河中路至西马庄这70多公里的供热管网、252个热力井的日常巡检和维护任务。

寒冬中,这些“暖男”巡检队员成为“最美逆行者”,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