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位为城市副中心拓展区9个特色小镇之一的宋庄,将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创意小镇。
小堡南街改造效果图。
小堡文化广场改造效果图。
升级改造后,小堡将增补公共服务设施,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艺博会期间,观众欣赏各类艺术展之余体验皮影操作。
本报记者 王海燕
北京知名画家村——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将迎来一次大的改造升级。记者了解到,小堡艺术区的城市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在保留现有艺术空间的基础上,小堡艺术区将增补包括公租房在内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建一批艺术场馆设施,并优化提升艺术区整体环境。艺术家工作室也将以预约的形式对公众开放。
设计方案全球招标
宋庄艺术创意小镇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的9个特色小镇之一。小堡村作为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的核心区,聚集了大量艺术家和艺术相关产业从业人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堡村早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乡村艺术群落。但同时,村庄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欠缺等诸多问题。
紧邻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小堡艺术区,将是城市副中心亮眼的文化名片。对这片艺术街区进行改造升级,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9月,小堡艺术区城市设计方案向全球招标,引来国内外20多家符合相关条件的设计机构参与。今年1月,经过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有3套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这3套优胜方案分别出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德国意厦国际设计集团组成的设计联合体、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英国查普门泰勒公司组成的设计联合体,以及美国的楷亚锐衡设计规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外国优秀设计机构的踊跃参与,让小堡艺术区的城市设计有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全球方案征集结束后,今年上半年小堡艺术区城市设计方案进入深化汇总阶段,即在三个优胜方案的基础上,拿出一个兼顾各方优点的综合实施方案。这项工作已经在9月份完成。
综合方案由胜出的3家设计机构共同“操刀”设计,中西合璧,国内对存量空间优化改造的丰富经验、国外商业体设计的先进理念,在综合方案中均有体现。
现有艺术区基本保留
小堡艺术区规划范围西至六环路,南至京榆旧线,东至通怀路,北至北堤路,总规划面积为6.8平方公里。艺术区分成北区、中区、南区三部分。其中,北区是现状的艺术家聚集区;中区过去是工业区,经过近几年的疏解腾退,100多家工业企业全部停产关停,厂房正在陆续拆除;南区是小堡村村庄所在地。
“‘保留’是这次城市设计方案最大的特点。”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兴表示。他说的“保留”一是指基本保留现有的艺术空间,不搞大拆大建。二是指保留小堡村集体土地的性质,便于未来统一规划区域的产业发展。
当前,小堡艺术区的北区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工作室。不仅这些工作室要保留下来,还要围绕这片艺术社群,精心织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到小堡村探访过的市民很多有这样的感觉:艺术家工作室虽然多,但大多是关门搞创作,普通人很难走进去观摩。艺术区里可供市民或艺术家休闲、交流的场所也不多。
方案为北区设计了一条环线,名为“共享社区环”。今后围绕环线会布置艺术市集、体育设施、精品酒店、大师工坊等,既补充了公共服务功能,又为大众体验参观提供了方便。艺术家工作室今后将设定期开放日,市民可预约参观。
绿色生态是小堡艺术区城市设计的另一大亮点。利用现有的空地和绿地资源,艺术区内将营造600个生态院落、24处小微绿地、6条结构性生态绿廊、80公顷中央艺术绿野,另外还有150米宽的带状生态屏障。以绿色空间为基底,构成生机勃勃的“艺术之原”。
艺术家今后可入住公租房
在保留现有艺术空间的基础上,小堡艺术区今后还将利用中区的工业厂房腾退土地,新建一批艺术场馆和为艺术创作、展览服务的配套设施。
记者从宋庄镇了解到,小堡村工业区厂房已经累计拆除9万多平方米,其它厂房也将陆续拆除。腾退出来土地一部分用于城市副中心环城绿色游憩环的绿化带建设,一部分用于艺术场馆等项目建设。
方案显示:小堡艺术区未来将新建一处2万平方米以上的旗舰美术馆,通过高水平的场馆设计、建设,高质量的策展、布展等,打造一面展示城市副中心艺术文化水平的重要窗口。挨着旗舰美术馆,还将建设一个美术馆群,未来主要由企业和民间机构运营,以市场的力量激发艺术区的活力。
艺术区内还规划了青年艺术工坊、大师工坊、SOHO办公区等,以满足不同艺术创作群体的创作、展览、居住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区的中区还规划了一处集体土地租赁用房,也就是建在村集体土地上公租房项目。该项目将拿出一定量的房源提供给青年艺术家居住。
针对当前宋庄艺术产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小堡艺术区还将拿出一部分空间用于产业的开发,吸引创意企业入驻,把艺术家的创意创新,转变成文创类、设计类、影视类的产品,将艺术融入到商品消费,融入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小堡文化广场年底全新亮相
小堡艺术区的南区,即小堡村的村庄所在地,同样不会大拆大建,而是在保留小街小巷肌理的基础上做点状更新。
当前,村庄里居住的大多是艺术家、村里的老人,还有在附近打工的年轻人。街巷里有开餐馆的、有卖画卖文创产品的,有做画框、做装裱的,还有做直播卖货的,业态相对较杂。
今后对南区的改造,既要保留艺术家聚集形成的独有的村庄气质,又要对整体的街巷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小堡村从北往南有9个胡同能进村,可以根据各条胡同的业态特点,一条胡同突出一个主题,打造成彩虹街区,对游客来说也是不错的文化体验。”杨兴介绍。
小堡艺术区的改造升级今年已经启动。位于核心区域的小堡文化广场改造提升项目正在进行。广场保持现有的房屋和结构,主要对建筑外立面和景观进行提升。同时对人流动线重新梳理,原先主要用来停车的广场空间将增加绿化景观、艺术雕塑等,为过往行人营造舒适、惬意的公共空间。
文化广场的商业业态也重新进行调整。为了营造富有艺术气息的商业场景,项目改造还请来了宋庄的艺术家们参与商业店铺的场景改造。按计划,广场的改造提升将于今年年底完工,预计明年春季重新对外营业。
小堡南街的改造提升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预计工程部分将在本月底完工。改造后的小堡南街将承担街区导流的功能,其入口处采取艺术家设计的镜面不锈钢雕塑和砖墙相结合的设计形式,颇具有小堡村的特色。另外小堡村的印象街及周边改造区域提升项目方案已经报相关部门审批,将于近期启动。
延伸阅读
宋庄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地,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在这里生活、创作。在这片不到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数千个艺术家工作室、35家大中型美术馆。全球超过80%的国家级艺术馆、博物馆都收藏和展览着来自宋庄艺术家的作品。
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型艺术群落,从小堡画家村发端,走到现在,已经整整26年。现在的宋庄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艺术群落之一。
在这个区域所包涵的艺术门类里,不仅有绘画、雕塑、装置、影视、影像等艺术形式,还有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服装道具、设计等五花八门的艺术形态。除了大量的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创意公司、艺术品拍卖等机构,以及民俗、餐饮、艺术教育机构也聚集于此,形成富有活力的艺术生态。
宋庄艺术区26年发展历程
节点一
1994年,从圆明园迁徙而来的艺术家落户宋庄镇小堡村。与其他艺术区不同的是,来到宋庄的是一个艺术社群。这个小体系里有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媒体、业余艺术经纪人等各种角色,有绘画、雕塑、电影、戏剧、音乐、舞蹈、设计等各种艺术形态。他们形成了宋庄艺术区的多样性基调。正是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村落,孕育了独特的艺术生态,逐渐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集聚区。
节点二
2004年,宋庄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文化造镇”设想,以小堡画家村为中心,从规划入手,政府扶持在全镇范围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节点三
2005年开始举办宋庄艺术节,向外整体推介宋庄的艺术家。“中国·宋庄”艺术区的品牌从此打响。
节点四
2006年至2008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时期。而中国当代艺术中半壁江山的艺术家在宋庄艺术区居住创作。
节点五
2012年,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在宋庄拉开序幕。
节点六
2015年至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通州区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宋庄被定位为城市副中心拓展区9个特色小镇之一,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创意小镇。
本版摄影 记者 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