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人员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未来设计园沙盘前研究方案。记者 戴冰/摄
本报记者 陈施君
穹顶高拱,两只巨大“牛角”奋力向前。穹拱下,三棵元宝枫身披金甲,抖擞精神。这里从前是北京铜牛厂。
如今,老工厂正在改造,工业文艺范儿十足的未来设计园区将成为张家湾设计小镇的点睛之作。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精装修和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年底将正式投用。首批将有约200名设计师入驻办公。
老厂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长度100米,跨度80米,体量相当大。灰、黄主色的厂房现在看上去时尚、现代。老厂骨架未动,外立面已惊艳亮相。
走进改造现场,成衣车间已改造为绿意盎然的共享大平层,老食堂变身24小时网红餐厅、办公楼用作小镇运维中心……老“铜牛”里一派新气象。
抢眼的是,室内空间里,三棵元宝枫率先扎根入驻。满树金灿灿的“五角星”带着京秋特有的爽气。“这在城市副中心的建筑中还是一次崭新尝试。”北京建院市场拓展中心副主任兼北京未来设计园区EPC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郭少山介绍,“成衣车间没有地下空间,是一座‘长’在地面上的建筑。这三棵树也是真正植根在地上,我们想打造的就是在院子里‘接地气’的绿色办公环境。”
除了长在屋子里的大树,办公区内花池、草池、水池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大平层内还有一个迷你版的泳池。工作累了,设计师们还可以游个泳、放松一下。
“我们打造的是Wework,即共享式的办公。设计师可以自由选择办公地,实现‘候鸟式’办公。在这儿充分享受设计的乐趣,敞开式沟通交流。”郭少山介绍。
不仅如此。12月中旬,还会有更多的科技应用在这个共享办公区亮相。
“比如这里会有一张17米长、4.5米宽的智慧大屏,‘秒变’电控玻璃屏,实现投影功能。”郭少山兴奋地在平台大步快走,比划着各种高科技功能未来的模样。很快,它们都将一一实现。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中,除了成衣车间外,还有网红餐厅和办公楼。昔日的铜牛厂食堂, 如今“变身”为24小时餐厅。一座设计感十足的网红餐厅年底将焕新亮相。“相信它不仅会成为设计师们的深夜食堂,也会成为大家竞相打卡的网红餐厅。”北京建工北京未来设计园区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孙博说。
以铜牛厂为代表,张家湾镇曾经聚集了一批工业企业。伴随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型,工业企业陆续完成腾退。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原张家湾工业区变身张家湾设计小镇,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产业高地。
设计小镇中,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将着力打造城市设计、城市科技和设计文化融合的示范区。
目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都创新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北京城市学院建筑学院数字建造实验基地、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均有意向入驻园区。未来,这里将集聚国内外高端设计企业、大师工作室、顶尖设计人才,成为快速崛起的设计新高地。
“今年我们已经在铜牛地块成功举办了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以后,每周都将在这里举行与设计相关的学术研讨、年会、展览等重要活动,打造品牌知名度。让最高端的设计人才、最前沿的设计产业在这里集聚。”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组长余龙介绍。
除了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这个点睛之笔,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各个地块都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大“变身”。
位于设计小镇西北门户区域的创新中心是设计小镇城市科技先行入住示范区。这里将聚集城市科技、设计创意类企业。目前,C1、A2两栋楼宇已建成并基本装修完毕,设有智慧书屋、创新e站等配套设施,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北京智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37家企业即将入驻。
依托政策叠加优势和创新中心楼宇资源,截至目前,设计小镇已承接设计和城市科技类企业102家,一座崛起中的产业高地未来可期。
“张家湾设计小镇将成为科技交流的高地、创新产品的发布地、人文底蕴深厚的旅游集散地。它不仅可以带动城市副中心产业向现代的高科技、时尚设计、文创设计类转型,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将站在京津冀桥头堡的重大战略位置上,辐射北三县,示范引领协同发展。”余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