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序芒、狼尾草、苔草、麦冬等耐寒久绿品种的普及,为通州的冬天添绿增彩。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立冬将至,漫步北京大小公园,不仅感受不到“秋花惨淡秋草黄”,反倒是缤纷彩叶铺“绿毯”,透着浓浓的诗情画意。这“绿毯”就是覆盖地表的地被植物,5年来本市新栽植了1亿平方米,其中半数是耐寒久绿品种,北京的绿期因此延长了一个月。
南方城市因为气候湿润,即便是冬季,树也是绿的,草也是绿的。北京因为秋冬寒冷干燥,草枯叶落之后,就是一片萧瑟。2015年市园林绿化局启动“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计划通过推广繁育植物新品种,解决首都园林绿化色彩少、绿期短的问题,建设“三季有彩、四季常绿”的宜居之都。
增彩,可以多栽植彩叶树。延绿,过去的传统手段是增加四季常绿的针叶树。不过这次科技创新工程,除了引进新品种针叶树,还推广了不少耐寒久绿的乡土地被植物。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东六环路辅路带状公园,是本市增彩延绿示范区之一。走进其中,市民会发现,除了蜿蜒的休闲道路,地面几乎都被各式各样的地被所覆盖。有摇曳多姿的芦苇、纤序芒、狼尾草、粉黛乱子草,有趴在地面上的苔草、委陵菜、麦冬、沿阶草等。
“苔草、委陵菜都是从北京乡土植物中选育出来的,耐寒,耐旱,有长达11个多月的绿期。”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张博介绍。
和需要精心维护的冷季型草坪不同,这些来自北京山野的小草,几乎不需要修剪,有的仅靠雨水就能活。有一种崂峪苔草,生命力极强,即便气温跌到零下10摄氏度,也仅仅是叶尖儿有点儿泛黄,下面三分之二还是绿的,等到2月下旬3月初,又会全株转绿。
结合裸露地治理,这样的耐寒久绿乡土地被已经在全市大面积推广,总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米。市民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城市副中心近年来新建的公园绿地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苔草、麦冬等一年四季都是绿意葱茏。
有了久绿型地被的覆盖,秋冬扬尘少了,在草地里栖息越冬的小动物多了。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千年守望林,去年秋冬引来10多只猫头鹰“落户”。吸引它们的除了可供藏身的大片乔木,还有就是藏身在地被中充沛的食物资源。
今年,市园林绿化局开始启动乡土地被的快速繁育和快速成景技术推广。未来,苔草等乡土地被也可以像欧美冷季型草坪一样,做成立地成景的“草坪卷”,哪儿需要就铺到哪儿,好看、好活、好管理。
“十四五”期间,乡土地被将在本市继续大面积推广。越来越多的冷季型草坪将被久绿、耐寒、耐践踏的乡土地被植物取代。北京将逐步构建起适合地区气候条件的、乔灌草结合、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城市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