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城韵总第12期 >2020-11-03编印

工业“遗迹”华丽转身
刊发日期:2020-11-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大稿艺术区 (1).jpg_CMS7456.JPG大稿艺术区 (2).JPG独具特色的装修,让大稿国际艺术区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副中心798”。

张湾设计小镇 (3).JPG

铜牛老厂房改造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绿心 (2).JPG

昔日工厂的大烟囱被原样保留,成为绿心森林公园一景。

大稿艺术区 (3).JPG在大稿国际艺术区内利用旧厂房改造的音乐餐厅。

大稿艺术区 (4).JPG原来的厂房变成了艺术书店。

本报记者 田兆玉

       阳光从书店宽大明亮的窗户里倾泻进来,窗口一侧爬山虎蔓过,叶片火红,远看好似一幅油画。忙着赶设计图的刘烨抬头看看窗外,突然有了灵感,笔端,一抹秋色入画。

       这里是梨园镇大稿国际艺术区。昔日风格硬朗的工业厂房改建为轻时尚的书店、餐吧、咖啡厅,艺术作品随处可见,文艺风成了老工业地的新标志。来此就业、创业的年轻人和年轻企业也越来越多,大家称这里为“副中心的798”。

       在城市副中心,工业遗迹被活化利用。有的成为新兴艺术区,有的变身生态绿地,还有的被整体打造为独具特色的设计小镇。工业遗迹在城市副中心重获新生。

       据统计,2017至2020年,通州区在疏解一般制造业和“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中持续发力。三年来,累计有序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62家,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439家。一批“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我们这以前是个建筑门窗厂,2006年改造后保留了老厂房。”大稿国际艺术区经理王冰洁介绍,“艺术区既保留了后工业的遗迹,又强调了功能主义及后现代设计的理念,使原本粗糙陈旧的工业厂房转型为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化SOHO式艺术群落及LOFT生活方式聚集区。”

       大稿国际艺术区由8栋厂房和一栋3层综合楼组成,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这里是通州首个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目前,艺术区入驻企业超百家,囊括当代艺术、时尚设计、影视传媒、动漫动画、艺术主题餐饮等文创机构,年总产值达10亿元。

       除了被翻新打造,还有的老厂房则直接变身公园景观。

      “老门房、麒麟雕塑、旗杆广场都还在,和原来一模一样。真没想到,这老工厂居然也成了公园一景。”头回站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老通州人徐瑞庆感慨不已,和朋友轮流拍照。

       通州区老牌工业企业东方化工厂、东亚铝业等留存下来的老厂房、烟囱等工业痕迹,如今都成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网红打卡地。城市绿心三十六景之一——东方厂址,就坐落在原厂区的门区处,一块已经有些斑驳的汉白玉石碑上,刻着“向东方化工厂建设者致敬”的字样。

       绿心南门门区处的红砖广场,则是东亚铝业工业遗迹的变身。老厂的红砖房、红砖大烟囱都还在,地面还专门铺装红砖材质地砖,共同营造出暖暖的怀旧色调。老厂房派上了新用场。

       老旧工业厂房,还将嫁接城市新功能。

       眼下,铜牛厂房一期改造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儿原来是铜牛的成衣车间,我们在设计中把这个记忆保留下来,保留车间房梁、钢柱、顶棚等原有结构,改装加固。屋顶还特意设计成两个牛角的造型。”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主管杨松一一介绍。

       一座挨一座的厂房,是张家湾镇作为通州区第一工业大镇留下的“遗迹”。这几年,通过疏解整治促提升,上千家企业清退关停,一部分留白增绿,一部分则进行新旧建筑融合的街区改造,承载今后设计、创新类产业集群。

       如今的张家湾设计小镇引入新业态,将老工业园区与城市绿心、环球影城、张家湾古镇等功能板块协同共生,打造活力开放街区。

小镇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规划面积约70公顷,有100余栋老厂房、20多家企业。启动区内选取了北京铜牛、北泡轻钢等有代表价值的厂房作为重要节点深化设计。

      铜牛地块改造包括制衣车间、办公楼、食堂三个区域。厂区原有的老食堂,已经变身高级灰,搭配玻璃大隔断,非常时尚。“以后这里就是网红打卡餐厅。”杨松说。启动区还将建成无围墙的开放式街区。每栋建筑的一层、二层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城市共享空间,构筑街区的活力网络。

       未来,北京铜牛地块将融合创研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设计博物馆、设计交流与展示中心等并增加园区公寓配套,塑造全新的设计企业生态圈。

      昔日的老工业区,正在通过一系列智慧改造,被赋予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