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人员对监测设备进行日常检查。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今年,副中心加大城区内涝防控科技投入,在紫运南街、东夏园地铁站等9个点位加装雨洪排水管网监测设备,水位、雨量等数据能够实现自动测报并实时传输,为防汛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在位于玉带河南大街主干排水管渠的出口处,记者看到有几个探头架设在内壁上。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杨默远告诉记者,这些探头是雨洪排水管网监测设备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超声波的方式,每5分钟采集一次水流量,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平台。此外,该排水管网监测设备还兼具水位预警功能,能够为相关部门开展城市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据介绍,汛期发生降雨时,绝大部分降落到地表的雨水径流均需要通过地下管网排放,积而不走就会发生内涝。但多年来,水务部门对地下排水管网流量并没有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排水管深埋地下,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水到底进没进管线。”杨默远说,此前,就有道路发生积水,工人到现场发现积水根本没有进入管线,而是因为落叶太多挡住了雨水箅子造成了积水。“现在有了这套监测设备,技术人员只要通过系统平台,就能查看管网内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能够及时处置地表积水、管网淤积等情况。”
据了解,北京市水文总站等单位在国家十三五水专项课题的支撑下,在城市副中心启动了雨洪排水管网监测试点工作。排水管网监测设备已在紫运南街、东夏园地铁站、玉带河南大街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的9个点位开展应用,对试点区域的圆形管网和方形涵洞开展流量监测。而该套设备除了可以监控内涝风险,对海绵城市建设也大有帮助。
“虽然目前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内铺设了大量的透水砖,建了雨水花园、蓄水池等,但这些措施到底控制了多少雨水,需要有效的监测数据加以辅助计算。而通过我们对地下雨水管渠的水量监测,就可以检验‘海绵’的实际效果。”杨默远介绍,7月3日凌晨3至4时,北关闸出现较强降水,2小时累计降水19毫米。根据管道监测数据分析,当天降水在玉带河大桥东监测站形成水量460方,主要来水区域处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也就是说,超过八成的降雨可以就地被“海绵”吸住,起到较好的错峰、缓释、渗透、蓄存功效。
记者还了解到,在开展监测试点的同时,市水文总站还编制了一套全新的监测标准《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基本要求》,涵盖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方法。这一标准也将成为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有效抓手,通过指导地下雨水管渠的水量监测,检验海绵城市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