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擦洗、翻身、喂饭……照顾瘫痪妻子的饮食起居,是永乐店镇半截河村村民赵云江每天最平常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已经重复了6000多个日夜,从未有过一刻抱怨和懈怠。
赵云江今年74岁,说起自己和妻子的姻缘,往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年轻时的赵云江和刘凤云喜结连理,婚后二人生活美满,小家庭温馨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妻子不幸患上了严重脑梗,虽经多方治疗挽回了生命,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脱衣、穿衣都得别人帮忙,洗衣做饭等一切家务事全部落在赵云江的肩上。
每天,别人早已进入梦乡,完成村里工作的赵云江,还在忙着照料妻子,收拾家务;当别人清晨醒来时,赵云江早已给妻子准备好了热粥,一口一口地喂,精心照料。为了给妻子增加营养,增强免疫力,在熬粥时,他总会细心地把各种蔬菜、肉、鸡蛋搅成糊糊,然后拿小勺一点一点喂给妻子。擦洗身子、修剪指甲、骑着三轮车带着妻子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对妻子的照顾无微不至。
由于卧床病人很容易得褥疮,他每天都给妻子翻身。为了防止妻子肌肉僵硬萎缩,赵云江还经常给妻子按摩。什么时候按摩,什么时候喂药,他都严格遵照医嘱,把妻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日夫妻百日恩,身为丈夫,我要对妻子负责,尽量让她生活得幸福快乐、安度晚年,我绝不会放弃不管。”光阴压弯了赵云江的脊背,也在他眼角的皱纹里写下了“爱与责任”的答案。
赵云江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村民。提起他,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夫妻相濡以沫几十年,他真是好男人、好丈夫。”在家里,赵云江是位好丈夫;在村里,他永远是个大忙人。
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赵云江年轻时曾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后来担任第二村民小组组长。他工作积极,全身心服务村民,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样样走在前列。
赵云江还是村民们认可的“大支宾”,谁家有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的身影。亲朋好友再多,他都能安排得非常周到。他还是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村规民约,并带动身边的人摒弃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