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庄综合检查站建成投用,检查过往车辆。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张嘉辉)近日,位于通州区通清路与天津交界处的罗庄综合检查站正式建成。作为通州区建成的第十座进京综合检查站,该站不仅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首都安全的重要工程,更以其绿色、便民的设计理念,着力提升进京通道的服务效能与通行体验。
据了解,罗庄综合检查站总占地面积1.3公顷,总建筑面积1994平方米。罗庄综合检查站位于通州区漷县镇,地处通清路北京与天津交界处,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首都安全和北京长治久安的重点工程。罗庄综合检查站服务于通清路(觅西路),有力保障了西集镇、漷县镇、天津武清北部的快速联通,对沿线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自启动以来,通州区交通委积极协同市、区各职能部门及属地政府,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了项目如期完工。
罗庄综合检查站从建设到管理,深度融入了绿色、低碳的发展思路。据项目施工单位介绍,在设计阶段便优先选用可再生建筑材料,以降低资源消耗。在日常运行环节,更是创新引入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为站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热水供应,有效降低了传统能源的消耗。
此外,本站的电力供应全部采用“绿电”,即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了运营阶段的“碳减排”。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长期的运营成本,更将环保理念从设计图纸落实到日常运行的每一度电、每一滴热水中,为副中心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高效通行与便民服务是现代化检查站的核心功能。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庄站建成后预计日均检查车流量可达3000余辆,作为连接北京和天津的交通枢纽,区交通委表示未来投用后,预计小客车与货车比例各占一半左右。为应对这一车流特点,站内地上建筑科学规划了综合办公楼、公安检查大厅及执法配套用房,功能分区明确,旨在保障安全检查流程顺畅有序。
在服务设施方面,检查站同步配套了约40个对外办证停车位,以及公共卫生间等便民设施,有效满足了过往司机和旅客的临时停靠、如厕等实际需求。这种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细节考量,让“便捷服务”贯穿于进出京的全程体验之中,软化了检查站的“关口”形象,增添了服务城市的“窗口”温度。
罗庄综合检查站的建成,不仅强化了进京通道的安全过滤功能,其绿色、便民的特质,更有力地促进了通清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一个兼具“硬度”与“温度”的新节点,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