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300期 >2025-11-10编印

构建多层级产业配套圈
京津冀共造一辆车愿景加速实现
刊发日期:2025-11-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2.jpg

生态港顺义园1号地项目效果图。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批复支持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汽车核心零部件标准厂房项目。作为三地协同打造的产业承载核心载体,该项目将构建多层配套圈,加速京津冀汽车产业协同融合,三地“共造一辆车、共建一条路、共享一个生态”的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为何聚力打造这一跨区域产业平台?答案源于京津冀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协同升级的迫切需求。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京津冀三地已形成完备的整车制造体系,顺义区内聚集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龙头企业,天津、河北亦有成熟产业布局,去年京津塘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的开放,更印证了三地协同创新的实践基础。“三地汽车产业各有优势,但零部件配套与整车生产的空间协同亟待强化。”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搭建集中承载平台、打通跨区域配套链路,成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

去年,京津冀三地谋划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生态港规划占地面积超过8000亩,分为北京顺义、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三个园区。北京顺义园区规划面积2500亩,以汽车电子、汽车智能、汽车品质升级为主导方向,重点构建高效、绿色、智慧的产业运营环境,提供一站式检验检测、一站式生产生活,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链条便捷服务,强化产业承载能力。

其最大亮点在于多层级“配套圈”布局。建成后,生态港将与顺义区内理想汽车、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越野车等生产基地形成“30分钟配套圈”,与北京市内怀柔福田戴姆勒、密云北汽新能源、昌平北汽福田等生产基地构建“1小时配套圈”,更将与津冀产业基地串联成“2至3小时配套圈”,让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

按照规划,生态港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聚焦生产性服务业、智能驾驶系统等,预计2026年6月前投运;二期布局电机电控系统、智能座舱等核心零部件,预计2027年12月前投运;拓展区将重点发展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高端领域,预计“十五五”末实现投运。

生态港项目将助力北京汽车产业持续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招引扩大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加速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零部件企业和项目,提升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该项目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更是完善区域汽车产业链生态的关键支撑。”相关负责人强调,未来将持续加强与津冀两地对接联动,推动三地产业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