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300期 >2025-11-10编印

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 贴心服务提升赛事体验
通州运河半程马拉松全方位展示副中心魅力
刊发日期:2025-11-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跑友们挥洒汗水、热血奔跑,以卓越耐力与坚强意志诠释体育精神。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金耀飞

11月9日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2025北京通州运河半程马拉松在运河商务区司空分署街活力开跑。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齐聚于此,用奔跑诠释体育精神,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共同见证了一场全民参与、绿色低碳、组织专业的体育盛会。

本次赛事完赛人数共计12969人,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选手孙晓阳以1小时05分17秒夺得男子组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女子组冠军则由中国选手刘文清以1小时15分13秒的成绩摘得。

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

本届赛事报名人数近5万人,创历届新高,组委会最终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了1.5万名参赛选手,分别来自中国、德国、新加坡、瑞典、泰国、英国、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年龄最大77岁、最小18岁,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广泛参与性和吸引力,通州半马正在成为首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助推器”。

本次比赛共吸引了京东跑团、双奥跑团、清华85跑团、人大马拉松、北京医师跑团、北京通州长跑营等87家跑团参与到“跑团精英排行榜”活动当中。来自社会各界的跑团,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氛围,更将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注入赛道。

绿色理念贯穿每个环节

通州半马自创办以来,始终以传承和弘扬“运河精神”的文化内核为使命。赛事组委会在汲取过往办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赛事品牌内涵,将其打造为展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开放、包容、活力的重要窗口。

赛事组委会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包括无纸化倡议、垃圾分类引导、资源回收与绿色出行倡导等。赛前组委会还呼吁参与本次赛事的达人、跑团等加入“绿色跑马”倡议当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办赛”的庄严承诺,引领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新风尚,更成为一次全民参与的环保实践与城市文明的生动展示。

贴心服务提升赛事体验

赛事组委会高度重视跑友口碑与参赛体验,始终将“安全完赛、规范办赛”置于首位,充分借鉴往届经验,对赛事各环节进行了精细打磨与全面升级。

无论是志愿者的贴心服务、选手抵离的便捷安排,还是充足的物资供应,每一处优化都致力于为广大跑者呈现一场有温度、有故事、有情怀、有品质的赛事体验。

在赛事执裁与服务保障方面,本届比赛由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指派赛事监督与裁判,共计约122名工作人员参与执裁工作。组委会还统筹安排了1200名安保人员与1560余名志愿者投入赛事保障,所有志愿者均经过系统岗前培训。

医疗保障方面,赛事组委会与北京市120急救中心紧密协作,在赛道全程设置10个医疗救助站、部署24辆急救车,组织培训340余名医务人员及医疗志愿者,配备60台移动AED设备,并开通3家医院绿色救援通道,为参赛选手的安全保驾护航。

赛事物资保障同样周到细致,全程设有7个官方补给站,为选手提供饮水、功能饮料、能量胶、面包、香蕉等多样化补给。考虑到赛事于立冬后举办,组委会还特别为每位选手准备了热饮、毛巾、保温毯等防寒物资,以细致入微的关怀,助力选手尽情享受这场“冬日暖跑”。

本届赛事由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体育局、北京北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承办。

作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本届通州半马在赛道规划上全新升级。起点设于司空分署街,选手们途经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最终跑进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整条赛道平坦开阔、风景如画,不仅为选手冲击个人最佳成绩提供了理想条件,也打造了一场融合竞技与城市风貌的沉浸式体验之旅。

相关新闻:

完赛奖牌让跑者爱不释手

1-1.png

本报讯(记者 谢佳航)对于跑者而言,完赛奖牌不仅是赛事参与的荣誉证明,更是一段热血奔跑记忆的珍贵载体。本届赛事的完赛奖牌,以通州“千年地标”燃灯塔为核心设计灵感,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创意巧妙碰撞,成为本届赛事的“出圈”亮点。

“拼好了!太有纪念意义,必须拍照发朋友圈分享!”记者在赛事现场看到,不少跑友在完赛领取奖牌后,纷纷将奖牌上的单个金属配件拼接成一座完整“燃灯塔”模型,并拍照打卡留念。

不同于传统奖牌的固定形态,本届完赛奖牌具备拆解与组装功能。奖牌的单个金属配件内置强磁铁,当跑者将奖牌平放时,可将塔身金属配件取出,通过磁吸衔接,拼接成一座完整“燃灯塔”模型,且能稳稳屹立在奖牌底座中心。

“跑了这么多场马拉松,第一次见到能拆能拼的奖牌,太有意思了!”跑者王丽敏捧着组装好的奖牌爱不释手。作为通州本地人,燃灯塔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家乡符号”,如今这一地标以奖牌的形式被“带回家”,让她对赛事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联结:“你看这奖牌正面的‘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这不就是现在通州的样子嘛!既有老运河的历史味,又有新城市的生态美,设计者太懂通州了。明年要是能中签,我一定再来跑!”

燃灯塔,承载着千年运河文化的记忆,更是无数通州人心中的精神地标。今年奖牌设计团队深度挖掘燃灯塔的文化内涵,不仅将塔身的经典轮廓精准还原,更融入了中国古典纹饰的美好寓意,将通州千年古城厚重的历史气息完美呈现出来。可拆卸、可组装的创新设计,更让奖牌的价值不止于“完赛证明”,也能让跑者将“通州地标”带回家,让赛事记忆以更鲜活的方式永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