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298期 >2025-11-06编印

副中心发布建设工程居住用地绿化建设技术要点
破解绿化指标与开发效益两难
刊发日期:2025-11-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推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居住用地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技术要点(试行)》近日正式印发。新规借鉴上海、天津、石家庄、雄安新区等地绿地率计算经验,结合副中心近7年约200个已审定项目方案的实践样本,最终总结出取消三分之一开放边长、优化覆土厚度、优化实土占比、鼓励近人尺度的屋顶绿化等多项创新措施。通过优化绿化计算规则,破解“绿化指标与开发效益”的两难局面。

痛点破解:

小地块建设面临现实问题

此次新规的出台,源于副中心按“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推进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挑战。

所谓“小街区、密路网”,就是将过去“大块头”的地块拆分成更灵活的“小单元”,搭配四通八达的小路,让城市空间更开放、居民出行更便捷,同时营造更具活力的社区氛围,让生活贴近便利与烟火气。但随着这一新型规划理念落地,2012年制定的绿地计算规则已难以平衡小地块的绿化需求与开发实际,导致出现“地下车库建设成本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低”等现实问题,陷入“绿化指标与开发效益”的两难局面。

要理解过去的困境,首先要搞懂一个关键概念——实土绿化。这是一个项目开发中的硬性指标,指直接在自然土地上种植植物,下方没有地下车库、地下室等建筑物的绿化区域,这种方式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导致地下空间利用率低。

“一边是30%的绿地率硬指标,一边是小地块里挖3层车库的高成本,以前项目落地真像走钢丝。”一位参与副中心建设的开发商坦言。过去,受2012年出台的绿地计算规则限制,副中心小尺度围合式地块陷入多重困境,比如开发成本飙升。2012年出台的规则要求绿化区域覆土厚度至少3米,这样的话地下车库埋深将超过10米,一个千户小区的建设成本要额外增加上千万元。为凑够实土绿化比例,某项目甚至在地下车库中间硬挖出一条实土带,既浪费空间又增加施工难度和开发成本。同时,造成空间利用低效。2012年出台的规则还要求覆土绿化区域要与实土绿化部分相连,为满足这一要求,某项目被迫在地下车库与建筑间设计狭长通道,一些项目的地下车库平面呈鱼骨状布局,不仅浪费面积,还难以打造舒适的“好房子”。

针对这些痛点,新规精准推出对应创新举措。

创新解码:

五项“加减法”激活空间价值

“新规不是降低绿化标准,而是用更聪明的算法释放空间潜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规划实施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创新围绕“算得准、用得活、成本降”做足文章,推出五项核心措施,每项措施都是一套“算术题”。

实土比例做“减法”,开发活力做“加法”。这是指将实土绿化占比从50%降至10%,既满足植物生长根基需求,又为地下空间松绑。以边长150米的典型地块为例,地下车库可从3层减至2层,直接节省数千万元开挖成本。

空间限制做“减法”,利用效率做“加法”。新规取消覆土绿地的“开放边长”要求,通过“有组织排水导水系统”,也就是在防水层上方设置排水设施,解决植物烂根问题,让地下车库能整体做规划。

覆土厚度做“优化”,成本效益做“乘法”。新规将覆土厚度从3米调整为2米,地下埋深每抬高1米,千户小区就能节约造价近千万元,同时避免了消防电梯机房破坏绿化景观的问题。

功能融合做“乘法”,空间浪费做“除法”。新规定义“开放式绿地”并明确占比,允许健身场、园路、电动自行车停放场地等占绿化面积的30%,对地块内有限的空间复合利用,融合兼顾各方需求破解了“绿化与设施抢地盘”的难题。

立体绿化做“延伸”,生态容量做“扩容”。此举参考上海经验,屋顶绿化按高差折算计入绿地面积,距地面1.5米至5米高的屋顶绿化可算50%面积,让“空中花园”成为现实。

生态赋能:

还利于民精心规划每寸绿意

此次推出的新规,不仅为“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落地提供关键支撑,更是副中心继2024年7月推出建筑高度弹性管控、地下空间利用两项技术要点后,“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改革路径的延续,更好地还利于民。

“这种‘小切口突破、滚动式推进’的模式,离不开市级赋权的支持。”相关负责人说。市级赋权让审批流程大幅提速,使得类似绿地新规这样的技术标准从调研到审议通过的时间大大缩短,并通过联审联批及时解决了实施难题。

“绿地新规的本质,是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业内专家指出,看似是绿化计算规则的调整,实则是对“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的深化,更是提振市场信心、惠及民生的关键举措。

对企业而言,成本降低让“好房子”有了更多利润空间,有助于激活土地市场;对居民来说,30%的绿地率不再是“纸面数字”,而是推窗可见的绿意、下楼可及的活动空间;对城市而言,立体绿化和复合利用让有限空间发挥最大生态价值,为“花园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目前,新规进入两年试行期,副中心正用一场绿化革命,重新定义城市发展的“生态标准”。从建筑高度到地下空间,从绿地计算到社区营造,这座千年之城的高质量发展密码,正藏在每一寸精心规划的绿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