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98期 >2025-11-06编印

提升路网整体运行效率
通州“一校一策”治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刊发日期:2025-11-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嘉辉

3-1.jpg

交警指引车辆有序停靠,协警护送学生沿指定通道安全通行,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持续向好。记者 唐建/摄

昨天,曾经在早晚高峰被接送车辆堵得水泄不通的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门口,呈现出一番新景象:车辆在交警引导下有序停靠,学生沿指定通道安全通行。“以前接送孩子就像‘抢车位’,车子横七竖八,喇叭声此起彼伏,心里又急又怕。”学生家长刘女士的回忆,道出了许多人的共同经历。

“一校一策”破题

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门口交通秩序改善,是通州交通支队近期系统性开展学校周边交通治理的重点工作。面对全区众多学校周边普遍存在的拥堵、乱停等“老大难”问题,通州交通支队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模式,而是深入调研,推出了一套以“一校一策”为核心的组合拳。

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副队长胡健介绍,针对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的突出问题,通州交通支队在9月中旬完成了首次现场实地踏勘。“我们与校方坐在一起,共同梳理痛点,针对交通组织、警力部署形成了捆绑作战、合力共治的方案。”治理措施随即精准落地。如今,每日早晚高峰,校园周边不仅有巡逻车动态巡视,更在早上7点以及下午3点的核心时段,于南门和西门设置了定点“护学岗”。“有警察同志在,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停、怎么走,心里有底,效率高多了。”一位正在等待接孩子的家长对记者说。

此外,校警联动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协调学校实施错时放学,有效平缓了人车流高峰。科技手段也融入日常管理,视频巡检系统自动识别违停车辆并发送提示短信,劝离与执法相结合,迅速扭转了混乱局面。

“护学岗”不只是“站岗”

育才学校的成功实践,只是通州区整体治理方案的一个范例。据了解,通州交通支队已将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列为重点工作,其核心是建立一套覆盖全区、因校制宜的长效机制。

“护学岗”作为该体系中的前端触手,被赋予了更精准的职能。它不再是简单的“站岗”,而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细化为“定点疏导岗”“巡逻管控岗”或“联动执勤岗”,实现警力效能的最大化。

“一校一策”则是这套系统的灵魂。通州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说:“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学生数量、道路条件都不同。有的需要重点解决机动车停放,有的则要优化非机动车和行人流线,我们的方案必须量身定制。”这意味着,治理措施从“有什么用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做什么”,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的升级。

从畅通出行到安心上学

这套系统治理服务于全区重点学校路口,带来的效益是多层次的。对于学校而言,校园周边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系统性的治理让学校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安全感大幅提升;对于家长来说,治理带来的不仅是通行效率的提升,更是焦虑的缓解。送孩子去玉桥小学的王女士的话很有代表性:“现在接送孩子省心多了,以前总担心来送孩子赶上交通拥堵,送早了孩子来得太早,送晚了没地儿下车,知道有咱们交警在路口有序指引车辆,真的是方便了不少,下车还有协警帮忙带孩子过马路,送孩子到校门口,我们家长看着也放心,而且大家都会立刻驶离学校门口,不给学校和交警们添麻烦。”

从城市治理角度看,学校周边交通的改善,有效打通了区域交通的“微循环”。这些传统堵点的疏通,提升了路网整体运行效率,为破解城市交通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通州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一校一策”治理模式,不断完善长效机制,让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持续向好,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