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95期 >2025-11-03编印

四个老旧小区入驻市场化物业
玉桥街道各小区全部实现物业化管理
刊发日期:2025-11-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柴福娟

近日,通州区玉桥街道葛布店北里南区、葛布店南里、葛布店东里、公路局家属院四个老旧小区,通过全体业主共同表决,高票通过物业服务合同、收费标准等核心议题,正式迎来市场化物业服务入驻。这一举措标志着四个小区物业服务从“兜底管理”向“专业化服务”跨越,也意味着玉桥街道实现辖区物业管理项目全覆盖,400万余平方米的居住项目均纳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体系。

“量身定制”破解老旧小区服务难题

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物业服务群众基础差、硬件设施薄弱等问题,此次玉桥街道在市场化服务模式设计上,坚持“以民为本”,推出三项“量身定制”举措。

在服务内容上,依据一级物业服务标准,将公共区域环境维护、设施设备巡检等内容细化量化,形成“可感知、可监督”的物业服务合同,让居民对服务范围、标准一目了然;在收费机制上,以物业费测算结果为依据,实行阶梯定价,既契合小区居民承受能力,也引导居民逐步建立“购买服务”意识;在服务供给上,聚焦“降本增效”,选聘区属国企兴华物业,通过“连片管理”模式为四个小区提供统一服务,既保障服务质量稳定,也提升居民对物业服务的认同感。

“资源下沉”保障引入流程合规高效

针对老旧小区老龄化程度高、居民构成复杂的特点,玉桥街道以《民法典》为根本遵循,构建“多方协同、资源下沉”工作机制,确保物业引入工作有序推进。

街道层面高位调度,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与鹏通集团达成市场化物业服务合作意向,通过党工委专题研究明确“辖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目标;社区层面强化联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统筹居委会、物管会、志愿者与物业企业,依托社区议事平台开展多轮协商,确保议题设置贴合居民需求;服务层面注重沟通,居委会牵头开展入户宣讲、集中答疑等工作,实现四个小区业主知晓率100%,各议题同意率均超投票总人数的60%;保障层面下沉资源,街道主要领导、主管科室及社会资源直达基层,通过“日调度、周总结、关键节点培训”,确保流程合规、进度可控。

从“试验田”到“全覆盖”

此次四个老旧小区物业引入,是玉桥街道物业管理“试验田”经验的深化应用。近两年,街道已依托“试验田”工作,推动10个无物业或应急物业老旧小区完成市场化物业服务入驻。从“单个试点”到“连片推进”,街道不仅在“物业管理小事民议、民定”上丰富了“玉桥经验”,更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多方协调运作”上探索出新模式。

下一步,玉桥街道将聚焦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建立健全“街道监督—社区协调—居民评价”闭环机制,推动物业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持续完善物业服务市场化长效机制,让居民在专业化服务中收获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