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294期 >2025-10-31编印

2025金融街论坛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论坛举办
城市副中心向全球发出合作共赢邀约
刊发日期:2025-10-3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秋光正好时,大运河畔的城市副中心再次吸引世界目光。昨天,2025金融街论坛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论坛如期而至。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表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使命的新城,以区位、人文、生态三重优势为基,以政策红利为翼,正绘就一幅古今交融、蓝绿交织、产城共兴的壮美画卷,向全球发出合作共赢的诚挚邀约。

天赋异禀:多重优势筑根基

作为首都的“东大门”,副中心的崛起,从来不是偶然。身为通州区的核心承载地,这里自诞生之初便自带“天赋光环”,区位、人文、生态三大优势相互叠加,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从地图上俯瞰,副中心恰是北京向东辐射的“桥头堡”——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20分钟接驳CBD,35分钟通达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直抵雄安新区。这组闪耀数字的背后,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京唐城际铁路已呼啸启程,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即将于今年底基本建成。

若说区位是副中心的“筋骨”,那人文便是它的“灵魂”。大运河曾是南北商贸的黄金水道,“水陆都会”的繁华景象虽已载入史册,但其孕育的开放包容、重商亲商基因却代代相传。如今,漫步运河西岸,经过提升改造的公共空间一步一景,滨水活力街区游人如织;三大文化地标——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艺术中心璀璨登场,与千年运河交相辉映,让现代文明与历史文脉在此碰撞出最美的火花。

生态,则是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这里河网密布,绿意盎然,“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令人心醉。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为城市“绿肺”,400余公里绿道横贯南北,13条主要河流在此汇聚,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六环高线公园建设已启动,未来将成为世界级公共活力空间,为这里再添一抹生态亮色。

十年蝶变:产城融合结硕果

产业发展的沃土上,创新之花竞相绽放。自2015年启动建设以来,十年时光里,副中心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指引,实现了从“规划图”到“实景画”的跨越式发展,产城融合的步伐铿锵有力,民生福祉的答卷温暖人心。

翻开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令人瞩目: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超千亿元,建安投资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区多项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这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副中心产业体系的持续完善。如今,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引擎”。

未来可期:携手共赢创辉煌

如今的副中心,不仅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丰硕的建设成果,更有优质的产业平台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邀请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为让企业和人才安心发展,副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支持政策,打造最优“三最”营商环境。创新推出“通通办”企业服务平台,以“一网通办、统一受理、快速响应”为核心,为企业提供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通的高效便捷服务,真正让企业感受到“副中心温度”和“副中心速度”;空间保障上,储备了总量达47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可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人才服务上,推出“运河英才”计划,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政务办理等“绿色通道”服务,让人才在副中心既能干事创业,又能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赵鹏 曲经纬

【相关新闻】以金融力量服务实体经济及区域和国家发展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 张丹)在今年金融街论坛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论坛上,行业专家与金融企业思想碰撞,给出金融力量服务实体经济及区域和国家发展的思路及实践。

唐彬:首推数字消费空间试点计划落地副中心

“支付科技已从‘工具配角’跃升为‘生态赋能者’,是激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关键载体。”易宝支付创始人、CEO唐彬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他透露:“围绕数字消费空间项目,首家先行试点初步计划选定在城市副中心。”据悉,该数字消费空间由易宝支付联合中国银联及国内知名大型商圈打造,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精准经营决策支撑,还可作为政府消费政策高效发放平台,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消费深度融合,这也与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政策导向契合。

吴晓求:三招改出更活的中国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成长的基础是投资市场,我们要从‘方便企业融资’的规则导向,转向‘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从全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角度提出建议。

吴晓求指出,当前需推进三项关键改革:一是规矩要透明、公平,推动处罚从行政处罚转向“刑事处罚+民事赔偿”结合;二是大力引导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三是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支持无盈利但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上市。

焦捷:计划依托通州基地构建四大发展支柱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在演讲中介绍了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的规划。他表示,清华大学已启动服务金融强国行动方案,五道口金融学院将结合通州总体发展规划确定“1个基地加4个中心”定位,计划打造国家级金融教育科研基地,构建人才培养、政策科研、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创新四大支柱。

王乃祥:绿色金融助力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

“绿色交易所是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力量,2022年搬迁至通州后,始终聚焦核心业务推进落地。”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他透露,自2021年国发15号文明确其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定位后,绿色交易所已落地多项核心业务,成为服务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的重要平台。

“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将以绿色技术交易为驱动力,引导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各环节和要素衔接,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王乃祥说。

绿色金融服务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积极参与政策标准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工作,开发的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正在支撑城市副中心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与北京银行合作推出的“碳e贷”绿色贷款产品首单成功支持城市副中心北投生态地源热泵项目绿色融资,累计融资规模已达到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