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您看孩子们正赶作业,老人们要歇着,咱广场舞音量调小点、时间往前挪挪行不?”夜幕下的玉春园社区,区人大代表方媛拉着广场舞领队的手,轻声细语地商量着。这样俯下身子听民声、解民忧的场景,在她四年履职生涯中,早已成为常态。自2021年当选以来,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期待,在老旧小区焕新、电动车安全、噪音治理等民生“关键小事”上,交出了一份温暖扎实的履职答卷。
老旧小区的“物业费困局”,曾是玉桥街道居民的心头堵。“交了钱,树挡窗户没人修,水管漏水没人管!”走访中,居民的抱怨让方媛记在了心上。彼时,通州区虽推进老旧小区整治并引入物业公司,但“居民拒缴物业费—物业亏损缩服务—居民更不满”的恶性循环,让小区治理陷入僵局。为破局,方媛连续多周扎进社区,白天记录居民诉求,晚上整理走访笔记,摸清“居民缺乏‘花钱买服务’意识”的症结后,迅速撰写《关于提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建议》。建议提交后,她没当“甩手掌柜”:一边对接住建、街道等部门,推动政策扶持细则落地,帮物业公司划清服务边界;一边组织居民恳谈会,拿着“明细账”算物业费用途,用“整治后小区环境会咋变”的实例打消大家顾虑。如今,曾经的“矛盾窝”变身“和谐院”,斑驳墙面焕新颜,破损管网全更新,居民脸上的笑容多了,物业费缴纳率也从不足50%提升至90%以上。
“当时心都揪到嗓子眼了!”回忆起晚高峰路口的惊险一幕,方媛仍心有余悸——一名骑手骑着超标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与右转汽车擦身而过,车筐里的物品撒了一地。随着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刚需”,闯红灯、逆行、小区乱拉电线充电引发火灾等问题,让她寝食难安。“这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必须管到底!”她开启“调研模式”:早晚高峰在路口蹲点,记录超标车、违章骑行数据;走访10余家电动车销售点,摸清超标车流通链条;到消防部门查阅近三年电动车火灾案例,整理隐患清单。最终,一份涵盖“严查超标车销售源头”“违章骑手‘处罚+安全教育’”“小区建集中充电棚”等具体措施的《关于加强电动车管理的建议》,递到了相关部门手中。如今,通州重点路口有了执法岗,小区里建起了配备智能充电桩的充电棚,街头超标车少了,骑行者守规矩了,居民出行和居住安全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群众的‘眼前事’,耽误不得!”2023年,玉春园、漫春园居民频繁反映广场舞噪音扰民,方媛第一时间带着街道工作人员,晚上8点直奔现场。隔着两条街,广场舞的喇叭声、锣鼓队的敲击声仍清晰可闻。她没有简单叫停,而是先和领队拉家常、讲难处,再协调街道制定分时段管理方案,推动设置隔音屏障。之后一周,她每天晚上都来“盯现场”,看音量是否达标、时间是否合规,还挨家挨户回访居民,收集新诉求。“现在晚上能安安静静辅导孩子写作业了!”居民王女士的话,让方媛心里暖暖的。从发现问题到推动整改,再到跟踪问效,她用闭环管理,解开了噪音扰民的“民生结”。
四年履职路,方媛的笔记本记满了居民诉求,社区街巷留下了她无数脚印。“我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得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如今,这位扎根基层的“民声代言人”,仍揣着笔记本穿梭在社区里,坐在居民家板凳上听心声,用更扎实的行动,回应着每一份期待,回报着每一份信任。
本报记者 柴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