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近日,平津战役纪念馆慷慨捐赠仪式在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举行。平津战役纪念馆将“打开天津大门锦旗”等9件珍贵文物移交给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不仅填补了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相关历史场景的实物空白,更让红色历史有了更鲜活的“见证者”。
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于1997年建成。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则位于宋庄镇,该院落蕴含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内容,平津前线总前委在这里下达了攻取天津的命令、促成了第三次北平和谈、见证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和北平的和平接管,在党史和新中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捐赠现场,9件文物带着厚重的历史感正式“安家”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从文物类型与历史背景来看,每件都与平津战役的关键节点、英雄事迹紧密相关。其中“打开天津大门锦旗”尤为引人注目。据平津战役纪念馆副馆长梅鹏云介绍,这类锦旗是战役期间部队表彰先进、鼓舞士气的重要载体,“这面锦旗背后,是战士们攻坚克难、奋勇突破天津城防的英雄故事,是那段浴血岁月的直接见证,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当年解放军的战斗精神。”
其余8件文物同样各有特色,涵盖了战役期间的文献资料、作战辅助工具等类型。例如,弹药箱、全歼顽敌锦旗、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天津国民党军城防部署图、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发布的入关命令等。“这些文物不是孤立的老物件,而是能串联起历史场景的钥匙,能让观众联想到当年指挥员在总前委旧址运筹帷幄时,前线将士如何执行命令、坚守阵地。”梅鹏云补充道。
谈及此次捐赠的初衷,梅鹏云表示:“平津战役纪念馆与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虽展陈重点不同,但核心都是传承平津战役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前线总前委旧址是当年战役指挥决策的‘心脏’,将这些与战役进程、战士事迹相关的文物移交过来,能让文物回到历史发生地,与旧址的场景、史料形成互补,让观众在指挥现场看到前线实物,更真切地理解平津战役的指挥智慧与战士们的牺牲奉献。”
宋庄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肖海玲在为平津战役纪念馆颁发捐赠荣誉证书时提到:“这次捐赠不是简单的文物移交,更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起点。宋庄作为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地区,一直致力于让红色基因代代传,这些文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
“此次捐赠有效丰富了馆藏资源,填补了我们在平津战役实物展品方面的空白。”平津前线总前委宋庄旧址馆长王铁军难掩激动,他承诺,旧址馆将立即启动文物保护工作,“我们会组织专业团队对文物进行建档,保存。同时,依托这些文物的独特之处,将其融入‘运筹帷幄,决胜平津’主题展览。通过实物陈列、场景还原与专业讲解的有机结合,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深刻领悟其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