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鹿杨)记者昨天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2.64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0.3%。其中,出口8134.3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年初,长城等4000余辆国产品牌商品车,从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发往海外,创下近年来天津港单船外贸出口商品车的新纪录,而这批出口车辆均为“北京研发、津冀制造”,产业协同正助力中国汽车加速走向海外。
“从今年整体趋势看,京津冀区域出口持续向好。”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至7月,京津冀区域实现连续4个月出口同比增长,月度出口规模均超1200亿元。7月份,京津冀区域出口1242亿元,增长9.8%,月度出口规模、同比增速均创年内新高。
民营企业持续处于外贸经营的主体地位。前7月,京津冀地区有出口实绩民营企业达3.3万家,增加12.8%,占有出口实绩企业总数88.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从商品类别看,京津冀区域出口中机电产品占56.4%,增长4.7%。其中,汽车零配件出口343.4亿元,增长13.7%;集成电路244.5亿元,增长1.2%;船舶184.7亿元,增长142%。同期,京津冀区域出口钢材、纺织服装、医药材及药品分别增长15.7%、1.3%、6.6%。
此外,前7月,京津冀三地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北京市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3.4%、4.5%;天津市船舶、医药材出口增长174%、2.6%;河北省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长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