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48期 >2025-08-22编印

区检察院建立全市首个“政协+检察”协调机制
推动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提质增效
刊发日期:2025-08-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石峰 通讯员 李鑫 赛尔克)通州区检察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具有副中心特色的监督格局,聚力打造代表委员联络新体系。日前,区检察院印发全市首个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意见,推动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提质增效。

作为全市首个“政协+检察”协调机制,《关于建立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建立信息互通、衔接转化、支持履职、联动监督、信访办理等五项具体机制,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建立联络机构、规范贯通流程、加强评估问效等保障措施,为凝聚各方监督合力筑牢制度根基。

通过创新机制建设,区检察院与区政协联合监督推进残疾外卖员进小区劳动权益保障,推动辖区460余个小区为残疾骑手开放电动自行车准入;合力推动文物保护,让石像生群在漕运码头焕发新生;协同推进医疗美容业合规运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区检察院积极邀请政协委员全过程、深度参与案件办理,探索建立“协同监督、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联络格局。

今年以来,区检察院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建立代表委员联络“1+2+3+N”工作法,广泛开展代表委员联络活动。组织代表委员参与检察业务等联络活动112场,活动场次同比增长149%,邀请全国、市、区代表委员255人次,邀请来自社区、村的基层代表委员参与检察办案活动61人次,有效拓展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区检察院聚焦数据赋能,创新构建“代表委员履职足迹”信息动态更新库和多维度精准画像体系,围绕代表委员专业背景、关注领域等关键信息维度,量身定制个性化联络方案,提升代表委员参与监督、建言献策的精准度。结合区政协反映的“关于辖区内何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缺位”线索,迅速开展分析研判,联合政协委员等多方共同推进烈士墓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事迹宣传、主题教材撰写等工作,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何臣烈士墓保护缺位问题,守护了英烈荣光。

下一步,区检察院将持续巩固“多元赋能”成效,在优化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深化数据分析等方面深耕细作,将代表委员“金点子”精准转化为破解检察工作难题、提升司法质效的“催化剂”,为服务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更强劲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