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内,地道战互动屏吸引参观者体验。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热度攀升。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通过一件件珍贵展品,重温峥嵘岁月,致敬革命前辈,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
“这面旗上绘制的是东北地图,268个人在上面签字,5个红色大字‘打回老家去’是爱国志士用鲜血写下的。”展厅里,讲解员身边围满观众。
展柜里,白色棉粗布镶着蓝边的旗子上,红色的印记略显斑驳。说明牌上注明:1931年9月27日,流亡关内的东北爱国人士阎宝航等400余人在北平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其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救国会主要成员在北平发起成立东北救亡总会。这面旗子既是东北救亡总会成立大会与会者的“签到簿”,又是该会会旗。
观众赵先生在展品前久久驻足,由衷地说:“这是多么坚定的抗日决心啊。革命先辈的初心、决心,这一刻跨越时空,打动着所有人。”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隔着展柜玻璃,观众孙女士牵着儿子的手,一字一句念吉鸿昌的遗书。她说:“1934年1月,吉鸿昌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抗日活动,11月9日,遭国民党政府逮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他写下的就义诗语言朴质,但舍身报国的气概直抵人心。”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小男孩又诵读了一遍就义诗,抬头和孙女士说:“妈妈,他是视死如归的英雄,是我的榜样。”
一张泛黄的入党申请书,申请者是冼星海。“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唯一最进步的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坚持抗日、抗战到底的党……我像许多青年人一样,愿意把自己献给党!”格子纸上,冼星海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情感——“我们中国需要有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个政党是代表群众意志,有组织地、广泛地去领导全中国向着一条光明伟大的路迈进。”
“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再仔细阅读冼星海的入党申请书,我仿佛更走近了这位为抗战发出怒吼的音乐家。”一位观众说。
14年抗战历史,承载着滚烫赤子心的文物、照片,吸引观众们走近抗战馆,听它们讲述民族的故事,汲取不断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