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4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为普及国库相关知识、展现国库为民服务成效、传承红色国库精神、弘扬国库文化,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大力支持指导下,于2025年8月15日在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北区举办“国库为民守初心 服务发展担使命”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将国库知识与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文化巧妙融合,生动展现国库服务民生的丰硕成果,传递“金融为民”的温暖力量。
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库知识普及课正在精彩上演。“从手工记账到数字国库,从保障民生到服务国家战略,国库始终是国家财政的‘血脉枢纽’。”来自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员工通过图文方式向市民详细介绍国库的发展脉络、职能定位及服务国计民生的具体实践,并展望国库未来“法治-安全-数智-惠民-科技”五位一体的发展蓝图,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国库知识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
为使国库为民理念深入人心,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员工带来多项原创节目表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活动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其中,数来宝《国库40载荣光》以明快押韵的节奏,串联起国库从手工操作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跨越,清晰展现了一代代国库人的坚守、传承与创新。随后,交行员工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无声的丰碑—国库守护者》采用多幕剧结构,融合红军护银、抗震救灾、退税纾困、国债下乡等真实案例,生动呈现国库在民生保障、经济建设、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民生温度,把国库“专业事”变成老百姓“身边情”,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国库一直在温暖守护老百姓“钱袋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传统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区,立足通州历史文化底蕴,特邀通州非遗传承人,通过面塑、剪纸、北京绢人、京绣技艺、空竹技艺、大风车等六项非遗技艺展示,将“国库为民”“金融安全”等抽象理念转化为具象文化符号,实现政策内涵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匠心塑国脉”公众参与环节中,由参与者亲手制作“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主题标识的面塑作品,让国库文化以更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手作体验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让公众在互动中深化对国库事业的感性认知,打造可留存、可传播的纪念载体。
融合文化传承与历史见证,将视觉呈现与非遗体验有机结合,不仅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年来的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时代风采,更是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动实践。下一步,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秉承国库为民的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国库知识普及方式方法,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为共同书写国库事业发展新篇章贡献交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