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日前,北京市文联、天津市文联、河北省文联共同签署《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举办“瓣瓣同心 文艺同行”京津冀文艺工作者赴崇礼采风演出活动。三地文艺工作者开展学习交流、采风调研、惠民演出等活动,以文艺之力推动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开启新篇章。
《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包括25项合作目录,将深入实施品牌共建、作品共创、人才共育、活动共办、强化宣传、联学共建六项举措,联合打造精品力作、共育优秀人才,以文艺之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让文艺之花在京津冀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在崇礼英龙影剧院,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知名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京津冀三地梅花奖获得者孙娜、王晓凌、马力联袂登场,用各具特色的地域曲目为观众铺展开浓郁的地方文化画卷;沧州杂技团的少年们身手矫健,在帽影翻飞间尽展青春朝气与杂技绝活;北京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应宁、王玥波妙语连珠,用一个个包袱引得剧场里的笑声此起彼伏;天津的快板表演艺术家慕珊珊、郑坤则以津门抗战为背景,在字正腔圆间带领观众重温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整场惠民演出内容丰富,涵盖歌曲、舞蹈、杂技、戏剧、曲艺等多个门类,既有传统艺术的醇厚韵味,又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在光影流转间尽显京津冀文化的交融之美,成为三地文化协同发展的生动诠释。来自德胜村的村民演员孙亚楠激动地说,能跟京津冀的文艺名家台上同台演出、台下学习交流,对今后的表演会有很大的提升,感觉非常幸运。
惠民演出后,京津冀三地文艺工作者前往张家口赛区冬奥场馆的文化展区进行实地采风,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它带给崇礼的深刻变化,为京津冀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提供了鲜活素材与灵感火花。三地文艺工作者边参观边交流,纷纷表示,将通过艺术视角重新诠释“后奥运时代”的发展内涵,将冬奥文化遗产转化为持续推动区域文化协同的创意引擎,以更多的精品力作,讲述这片热土上的奋斗与荣光。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