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41期 >2025-08-13编印

新规落地满俩月 记者多场景实测
人脸识别的选择与隐忧
刊发日期:2025-08-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徐英波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非必要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公共场所唯一验证方式。7月起,北京市开展了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专项治理。目前,北京还有哪些场所使用刷脸?刷脸是不是唯一方式?连日来,记者在不同场景进行了体验。

刷脸开门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一些小区的门禁增加人脸识别系统,一度被认为是“高端”“智能”的体现。在东城区崇文门附近某小区,北门、南门、东门都安装有刷卡和人脸识别系统。其中,北门、南门为主出入口设有保安亭。下午5时许,记者在北门观察发现,刷脸进小区的居民并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值守的保安师傅看到相熟居民,一般会主动帮其刷卡进入,快递员、外卖员进入时,保安也会帮其刷卡。

小区的东门没有保安值守,居民进出必须靠自己刷卡或刷脸。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内,进小区的16位居民中,只有4位选择了刷脸。“我平时经常刷脸进门。”双手拎着东西的冯阿姨表示,刷脸帮她省了拿卡刷卡的麻烦,“你瞅,我两手拿着东西,腾不出手再拿卡了,刷脸就很省事。”

冯阿姨回忆,大概四五年前,小区安装了刷脸进门的系统,“当时我觉得很智能也很方便,出门忘带卡也不怕了,就去居委会录入了信息。”不过冯阿姨说,他们家只有她自己会使用刷脸进门,“女儿、外孙都不用,说怕信息泄露,不安全。其实有时候我也担心这个问题,像这个刷脸的,有时候我还离门口老远呢,就开门了。”

而其中一位选择刷卡进门的女士则表示,自己不想刷脸,一方面是担心信息安全,“另外就是夏天出门都戴着帽子、墨镜、口罩,要想刷脸就得都摘下来,比起刷卡来并不方便。”

在海淀区上地附近某小区,各个出入口处也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但记者发现,小区南小门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弃用,屏幕上还出现了多处裂痕。一位刷卡进门的居民告诉记者,一开始这个南小门只能刷脸才能进出,“我没去物业录人脸信息,这个门就一直走不了,很不方便。”

进站有重复扣费风险

“这是什么设备?可以刷脸进站吗?”在地铁站的部分出入口闸机上,有市民发现了可以人脸识别的机器。记者也好奇上前尝试,却发现屏幕上一直显示“正在识别中”,并没有开放通行。记者询问了地铁工作人员,其表示需要下载“云闪付”App,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后,便可以刷脸乘车。

按照工作人员提示,记者下载了该软件,经过数次同意开启相关服务,完成“人脸识别认证”“人脸刷闸审核”后,页面上提示人脸刷闸支持路线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各运营路线(西郊线、亦庄T1线除外),不支持市郊铁路各运营路线”。由于该软件还提供扫码乘车服务,所以还有“请勿与其他出行方式混用,以免重复扣费”的提醒。

随后,记者进行了体验。在地铁8号线天桥站C口附近,记者找到的5个进口闸机里,其中一个带有刷脸设备的闸机,摘下口罩走到刷脸设备前,屏幕上随即显示出“正在识别中”,大概三四秒之后,“嘀”的一声,屏幕上显示“请通行”,出站时,记者在1号线木樨地站B、C口的8个出口闸机中,选择了两个有刷脸设备的其中一个闸机,顺利快速地出站了。

但是,记者走访多个地铁站发现,实际使用刷脸乘车的乘客并不多。在天桥地铁站,下午2时许,记者观察的十多分钟内,各个出入口都无一人使用刷脸乘车,却有乘客“误用”。在该地铁站,到天坛游玩的游客较多,一些游客使用车票或扫码时,由于不了解从哪里刷卡或刷码,且闸机上也没有写明如何“刷脸乘车”,有游客看到刷脸设备,还以为像在火车站进站乘车需要在闸机口同时刷脸一样,对着屏幕反复“识别”,却始终没显示“请通行”,最后还是靠着刷卡或刷码稀里糊涂进了站。

记者注意到,安装有刷脸设备的闸机,都可以刷卡或刷码进入,而一旦走进这个闸机,只要不是快速且低头通过,经过刷脸设备时,一般都会被其“捕捉”到,显示“正在识别中”,这也就是说,如果开通了刷脸乘车功能的乘客,想要采用其他方式进出站,而恰好走了有刷脸设备的通道,存在重复扣费的可能。记者搜索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地铁站不小心刷脸,出现重复扣费后又提起申诉的经历。

售货机常“诱导”刷脸

如今,遍布城市角落的各种智能设备,也是刷脸应用较多的场所。其中,各大公共场所设置的自动售货机,在炎炎夏日使用率颇高。

记者体验发现,地铁站内多款不同品牌的自动售货机,对于是否要刷脸,要求不一。在南锣鼓巷地铁站内的一台自动售货机上,其操作屏幕上开屏就写着“刷脸支付,更快、更省钱!”等宣传标语。点击屏幕开始购物后,屏幕上除了出现商品价格外,下边有“刷脸开门”和“扫码开门”两个选项,点击“刷脸开门”后,会有一个“申请使用”的提醒,点击“确定”,随后进行人脸识别,最后完成授权后,就可以刷脸开柜门,从中挑选商品。该站的另外一个品牌的自动售货机,其屏幕上同样是推荐使用“刷脸开门”,“刷脸开门”的选项位于“扫码开门”上方,且用绿色标注。

在天坛公园西门外,有4台24小时的AI智能售货机。机器旁边写的购物流程上,第一步就是“刷脸开门”,而在操作屏幕上,“刷脸开门”的按键更大、更显眼,左边两台机器,“扫码开门”的选项,以小字形式出现在下方,右边两台的屏幕上则没有“扫码开门”的选项,只有点击“刷脸开门”,人脸识别之后,在确认信息授权一步时,关闭该页面,才会跳出“手机扫码开门”的页面。记者探访时,在10位买水的顾客中,有8位被“诱导”着使用了“刷脸开门”。

此外,记者还发现,不同品牌的自动售货机,对于刷脸使用的授权范围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某品牌的一台自动售货机上,一旦开通与该品牌合作的支付软件的刷脸支付授权,在同品牌所有其他的自动售货机上,都可以简便地完成刷脸支付。而有的品牌售货机,每使用一台,就需要在其合作的支付软件上重新认定、授权,甚至还需要“解绑”之前在别的机器上的授权,这就导致想要“刷脸开门”,需要完成更多的步骤,更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