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兆玉
桶前值守,她耐心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巡逻,她主动请缨守护一方平安;宣传移风易俗,她以实际行动成为小区带头人。在梨园镇群芳一园社区里,热心市民肖红霞深受居民尊敬喜爱,她将满腔热情一点一滴浸注到深爱的小区里。
垃圾分类“宣传员”
暑期酷热,在小区北大门附近桶站,肖红霞驻守桶前,身上的志愿者红马甲被晒得发烫。突然一个滑着滑板的小学生经过面前,小男孩双肩包里掉出了一盒牛奶。“小朋友,你等一下,包里的牛奶掉出来了。”肖红霞叫住小男孩,走上前将牛奶拾起后发现,原来是个空的牛奶盒,她捏起盒子,指尖在标签上一抹,耐心讲道:“小朋友,奶奶教你,这个三角形是可回收标志。”小男孩在她的帮助下,将空牛奶盒投进了可回收箱内。
小区居民张大爷正拿着家里的快递箱来扔垃圾,肖红霞看见了,连忙提醒:“老张,箱子上还有胶带呢,这胶带不能扔进可回收垃圾桶里,得撕掉。”说完,她伸出手,帮忙撕掉了胶带。张大爷恍然大悟:“你要是不提醒,我还真没注意,还是你细心。”肖红霞笑着说道:“记住了,胶带得扔在其他垃圾里。”
清理垃圾的过程中,肖红霞经常向过往的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她总说:“垃圾分类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大家不嫌我烦,我就多说一嘴提个醒,这样也能更好地帮助大家正确投放垃圾。”
社区平安“巡逻员”
正午的太阳把柏油路晒出滚滚热浪,蝉鸣声如同生锈的电钻直往耳朵里钻,擦着发烫的耳廓嗡嗡作响。肖红霞抹了把流进眼睛的汗水,制服后背结着薄盐霜。“肖阿姨,这么热的天儿,您还坚持岗位呢。”同楼的邻居看见她,忍不住掏出随身带的湿纸巾,“您擦擦汗。”肖红霞笑着说:“今天我值勤,马上到点就可以回家了。”
作为社区志愿者,每当社区有值勤巡逻的任务分配,肖红霞总是主动请缨,参与到社区的站岗值勤工作中。她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身着整齐的志愿者服装,佩戴着值勤袖标,坚守在社区的各个重要路口和出入口。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她都毫无怨言,认真地对过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仔细排查和登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情况。
在站岗值勤的过程中,肖红霞还积极向居民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移风易俗“带头人”
清明前期的夜风还带着寒意,肖红霞和巡逻队的反光背心已经亮在社区各个角落。连续半个月的夜巡,他们鞋底沾满露水和纸灰,但记事本上“火情记录”那一栏始终空白。在她和巡逻队的共同努力下,清明节期间,群芳一园社区未发生一起因祭祀引发的火灾事故,他们的付出,为居民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节日环境。
肖红霞在公益事业上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的热心和奉献精神,不仅为社区居民树立了榜样,也让群芳一园社区变得更加美好。在她的影响下,社区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