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31期 >2025-07-30编印

北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刊发日期:2025-07-3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引金融“活水”润泽经济“沃土”,在北京地区成效显著。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地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低位下行,有力支持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北京地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项贷款平稳增长。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末高2.2个百分点,为近10个月来最高;上半年,北京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177.2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829.8亿元。

金融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引导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精准有力。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1%。

“在初创阶段我们就获得了银行资金支持,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海淀区一家大模型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喜出望外。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性,与金融机构“看抵押、查流水”的传统模式有着天然矛盾,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在授信时突破营收、规模、盈利三大指标,以技术壁垒、团队背景、行业地位作为核心评估维度,一个月就为该企业完成专项授信审批。

另一家从事肉牛饲养、屠宰、加工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着相似的经历。“真没想到,我们这种‘养牛专业户’也能这么方便快捷地从银行‘无还本续贷’借到这么大一笔钱,利率也很优惠!”企业负责人感慨。在北京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企业提交线上申请,不到一周时间,140万元的信用贷款就到达了企业账户,解了燃眉之急。

企业屡屡获得金融“及时雨”精准浇灌,正是北京地区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继续下行的缩影。据统计,6月末,北京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9%,同比下降34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52%,同比下降40个基点。

一组组亮眼数据组成的成绩单,展现了北京地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最新成果。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落实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加力推动银行机构对清单内企业和项目的“全覆盖”对接,截至6月末,北京地区银行发放相关贷款余额670亿元,包括向3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首贷,为60多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普惠金融方面,北京地区民营小微企业获得了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上半年通过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相关部门推动银行走访企业1.7万余次,覆盖企业1.2万户。为解决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还创新打造了线上“外贸金融产品超市”,发布外贸金融“拳头”产品25款,大力支持外贸类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