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下雨了,我们俩看见路上有积水,就回家拿工具清理了雨水箅子。雨水通畅了,特别有成就感!”
7月24日傍晚,预报中的强降雨如约而至,一场急雨突袭通州。在玉桥南里小区,北京市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双胞胎兄弟熊仁帅、熊仁丞发现单元门前积水渐深,他们抓起平日参与社区“桶前值守”的夹子,在家长金女士的看护陪同下,兴奋地冲入雨中。
两兄弟在大雨中举着伞,专注地用钳子将堵住雨箅子的树叶杂物一点点夹起。不到两分钟,便清理出了一个雨水箅子,让积水顺畅排走了。金女士在一旁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暖心一幕。视频被分享后引发全网关注,社区社工王彤看到后立刻认出了这对熟悉的“小志愿者”:“这就是咱们的‘玉桥好少年’,做得太好了!”
雨幕中那两个俯身清淤的小小身影,正是“副中心有我”精神最生动、最温暖的诠释。当每一份朴素的善意,转化为社区守望的实际行动,当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培育文明因子的沃土,基层治理便拥有了最深厚、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本报记者 郑实 通讯员 张甜